永續台灣始於足下 織起一張社會生態觀測網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永續台灣始於足下 織起一張社會生態觀測網

LTSER長期社會生態研究觀測站的故事

2024年07月19日
轉載自TSH臺灣永續棧;文:林登秋(TSH共同召集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

全局式思考人與自然的緊密交織

台灣位處亞熱帶,但從南到北、由東到西、由海岸到中央山脈、由離島到本島有著非常多樣的生態系,這些生態系支持著包括我們在內的多樣性生物,同時也直接與間接受到人類不同程度與不同類型活動的影響,因此人類的活動也成為形塑生態系結構與功能的重要因子。人類活動不僅對人口密度高的平原與海岸地區的生態系有很大的影響,人類的農業與旅遊活動,也是改變許多山區(如梨山、清境、南山)生態系與地景的重要因子。因此要完整了解一個生態系,除了自然條件之外,也必須將社會面向納入考量,亦即要有社會生態系的全局式思維。

長期基線資料是掌握系統變遷的根本

生態系所提供的服務(也就是科學家所謂的生態系服務)是支持包括人類在內的各種生物生存的根本,越來越多人關切人類活動對生態系服務的影響是否會超過某一個臨界點,而對生態系服務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許多開發案需要通過環境影響評估,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要避免這些開發案對生態環境造成重大不可逆的衝擊。要評估開發行為會對生態系產生什麼形式以及什麼程度的影響,當然不是靠開幾次環境影響評估會議就能達成,也不是開發單位在短時間內一次或數次調查就可以有效的評估,因為生態系從來不是靜止不變的,不同的季節、聖嬰年和反聖嬰年、疫情和非疫情期間的生物活動和水文狀況就可能有很大的差異,如果沒有長期的監測調查,就難以掌握生態系的基線情況,當然也就難以評估開發或其它活動可能的衝擊。

國際上有許多國家推動長期生態研究 (Long-term Ecological Research, LTER),國科會在1990年代也曾推動過長期生態研究,在多元生態系進行長期的監測研究,但台灣的長期生態研究,後來轉型為生物多樣性研究,而國際上尤其是歐洲的長期生態研究推動過程中注意到生態系的變動和社會的變動彼此緊密交織,要充分了解自然生態必須對社會生態有充分的掌握,同樣的要充分了解社會生態就必須對自然生態有足夠的了解,因此在歐洲長期生態系研究eLTER的架構內,展開長期社會生態研究(LTSER),奧地利2004在Eisenwurzen地區設立的LTSER的平台,這應是歐洲甚至全球最早設立的LTSER平台之一。

自己的社會生態系自己研究

社會生態系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在地性,不同地區的環境、生物與社會條件不同,社會和生態的交織也隨之而異,因此即使國際上已有許多地方對社會生態系展開長期研究,我們也無法套用他們的監測研究成果來了解或治理台灣的社會生態系,我們的社會生態系必須自己研究。


六個長期社會生態系監測站。圖片來源:臺灣永續棧 提供

過去一些重大開發案例,就因為沒有核心基礎資料可作為討論與決策的依據而有很大的爭議,基於這樣的背景,國科會在時任副主委林敏聰的擘畫與自然處羅夢凡處長全力支持下,於2021年先成立推動辦公室,並自2022年起透過多次由下而上的討論會,界定台灣長期社會生態研究平台網絡應包含社會生態系的範疇、臺灣LTSER核心觀測平台篩選標準與運作機制,並陸續在台灣各地設置六個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平台,未雨綢繆的展開長期的觀(監)測和調查,希望透過多樣站點站站相連的長期監測能對台灣整體的社會生態特性、過去、現況以及未來可能的變動有整體性的瞭解。因此台灣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平台推動的初期,希望每一個核心觀測站能代表一個類型的社會生態系統,透過在代表性站點的觀測結果,作為類似社會生態系統的參考,在第一期 (2021-2023) 共設立了型態各異的四個站點。

發展中的台灣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網絡

台灣有許多水庫集水區,這些水庫集水區多分布在山區,台灣山區的共同特色是地形陡峭,遇豪雨易發生崩塌,此外不同的水庫集水區,面臨不同程度的農業活動影響,其中翡翠水庫集水區已有許多學者投入研究,因此在既有的基礎之上,於翡翠水庫集水區設置LTSER核心觀測站,對當地溪流與水庫的水質水量,以及當地社會經濟進行長期監測。

台灣的西部海岸有許多傳統上半漁半農的社會生態系統,這些地方有很多共同的議題,如(青年)人口外移與老化、國際移工與配偶多、所得普遍偏低、且近年共同面臨風電與光電大量進駐的問題,這些自然、社會與政府政策都對當地的社會生態系統有深遠的影響,彰化沿海LTSER核心觀站就是代表這樣的社會生態系統。

台灣除了本島以外還有許多小島,這些小島的生物和人曾經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但目前許多小島的能源、水資源都需要本島支援,來自島外的旅遊和生物對當地的生態造成巨大衝擊,也大幅改變社會結構與經濟活動,綠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因此綠島LTSER核心觀測站把綠島作為一個島嶼永續發展的實驗站。

同時擁有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美景的花蓮,被西部人當作美麗的後花園,但她更是在地人安身立命的地方,花蓮更有著全台灣最多的原住民,因此有著豐富的原民文化。花蓮曾因交通阻隔而有自己獨特的發展路徑,北宜高速公路的開通,加速了花蓮觀光產業的發展。在2050淨零的政策推動下,花蓮也成為光電發展的熱區,這些自然環境與政策將如何影響這一片好山好水與多樣文化,是花蓮LTSER核心觀測站關注的焦點。

在經過第一期三年的推動後,臺灣LTSER核心觀測平台開始展開國際交流,2023年五月歐洲長期社會生態研究的主要推動者之一以色列的Dr. Daniel Orenstein教授和他的博士生Merav Cohen來台訪問,到翡翠站以及彰化站實地交流,並至國科會拜訪時任副主委的林敏聰教授時交換雙方推動長期社會生態研究的經驗與心得。Dr. Orenstein表示,台灣長期社會生態觀測的發展,完全不亞於推動超過15年的歐洲,他更羡慕我們有國科會副主委主動積極的推動,而他們卻還持續要花很大力氣在說服政府長期社會生態研究的重要性。除了和歐洲長期社會生態研究網交流之外,包括彰化、翡翠和綠島站也陸續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介紹台灣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

雖然三年設置四個站點在國際經驗上已經是不錯的成果,時任副主委林敏聰希望能更全面的推動台灣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因為即使是同一類型的社會生態系在不同的地點都有其獨特性也面臨不盡相同的挑戰,應該在更多地點設置核心觀測站點才能真正對台灣社會生態系有更全面性的了解。因此2024年在多位學者與專家共同討論後,又成立在七股的西南海岸LTSER核心觀測站。

另外台灣眾多原住民部落在各地形成各具特色的社會生態系統,這些有獨特文化的部落,有許多成為熱門的觀光景點,而政府對原住民在傳統領域一些傳統活動,如狩獵與採集的新作為如訂立行政契約,顯然會對當地的社會生態系有所影響,透過長期的核心觀測,將可評估這些活動與治理是否有助當地的永續發展,因此先在阿里山成立第一個原住民地區的LTSER核心觀測示範站點,並請政治大學官大偉教授加入推動辦公室協助臺灣大學黃倬英教授規劃,希望未來能成立其它在原住民地區的站點。

資料共享、支援循證治理、攜手邁向永續

臺灣LTSER核心觀測平台的願景是在各地建立長期觀監測網絡,以深入了解台灣具特色之社會生態系統現狀與變遷。希望這些站點累積的長期資料能達到以下效益:吸引學者投入研究,擴散社會生態跨領域研究網絡;提供基礎核心資料,促進重要議題的社會對話理解;提供社會生態系統發展脈絡與知識,並依累積的監測成果支援調適性的循證治理。

資料是達到以上效益的根本,因此每個站點在規劃時,皆需提出資料管理計畫,推動辦公室並邀請中央研究院資訊所莊庭瑞副研究員檢視並協助各站的資料庫管理計畫,也舉辦資料庫管理工作坊,由莊庭瑞副研究員的團隊介紹資料庫管理計畫,也請各站分享資料庫建置及管理心得。推動辦公室也邀請對處理巨量資料以及資料庫管理有豐富經驗的臺灣大學森林環境資源學系林政道副教授加入推動辦公室,負責資料庫管理以及提升資料的流通與使用。

臺灣LTSER核心觀測各個站點搜集的資料當然有機會發表為學術論文,但學術發表並非台灣長期社會核心觀測平台最主要的目的,臺灣LTSER最主要的任務是建立長期核心觀測資料,讓所有關切各個社會生態系以及台灣整體社會生態的人都能看到、取得與使用這些資料,從而了解各地社會生態系的發展脈絡、現況與未來可能的變遷,支援各地循證治理邁向永續,因此臺灣LTSER核心觀測站有很高的公眾性。

在此前提下,仍然有許多環境生態與社會人文學者願意投入,推動辦公室深深感謝所有願意為深刻認識台灣這個美麗的島嶼而付出的學者與年輕科學家。永續是一條漫長沒有終點的道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推動辦公室的成員很榮幸能與大家在台灣邁向永續的路上一起前行,相信有這麼多人一起走,我們可以走得很遠,並在沿途欣賞且留下美好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