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西南沿海地區曾是鹽業重鎮,如今荒廢的鹽田成為重要的水鳥棲息地,一級保育類候鳥黑面琵鷺也在此落腳渡冬。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簡稱自然環資)於8月底攜手Timberland舉辦生態工作假期,活用廢棄蚵殼種下52株海岸林樹苗,為候鳥打造棲息環境,共同守護美好的濕地生態。
Timberland志工的第一站來到位於嘉義縣東石鄉的「白水湖壽島」。一邊聽著自然環資人員及道埊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蔡福昌老師的解說,一邊用雙眼記錄下美麗的景觀及特殊的生態。更從沉沒在水中、被泥沙覆蓋的殘屋片瓦,見證鹽業發展的昔日風采與歷史脈絡。
蔡福昌表示,白水湖壽島的海岸線在這四百多年間歷經許多變遷,由於填海造陸、上游建造水壩等影響,泥沙不斷流失,導致海岸線持續地縮減。海上風力發電機的所在處,過去曾是綿延兩百多公尺長的海岸森林。蔡福昌也說,白水湖壽島面臨地層下陷、海水倒灌等衝擊,地景大幅改變:志工才剛走過的道路,在漲潮時甚至會被浸泡在海水裡;眼前這些廣闊的鹽田,如今轉變為滯洪池,或是用來養殖牡蠣(蚵仔),與東石、布袋的在地居民生活息息相關。
志工們也觀察到,近處養殖蚵仔的棚架附近堆積了密集的竹竿及垃圾,與遠方的美麗海景形成極大的對比畫面。
在白水湖壽島,志工們看見鹽田的變遷以及蚵仔的養殖狀況。為了更加認識在地蚵業的發展與議題,志工們的第二站造訪「白水湖蚵學家」,親身感受蚵農的辛勞。
來自廣西、在嘉義落腳超過十年的「青蚵嫂」陳長花介紹,常見的養蚵方式有三種——浮棚式、平掛式及垂掛式。「浮棚式」因長時間浸泡在海水裡,蚵仔能不斷進食,成長速度較快;「平掛式」及「垂掛式」是白水湖蚵學家主要的養蚵方式,會受到漲退潮影響,蚵仔不斷經歷浸水、曝曬的週期,成長速度較慢,需要至少一年的時間才能收成,但口感也更加紮實且肉質鮮甜。
陳長花幽默地說,浮棚式養殖的蚵仔就像是整天都待在辦公室吹冷氣的上班族,而Timberland志工就像是平掛式及垂掛式養殖的蚵仔,在陽光的照耀下成長茁壯。
聽完有關蚵業的解說,志工們接著動手體驗蚵農工作的辛勞,用心學習採收前後需進行的重要步驟,所有人分工合作,有人將蚵殼穿出孔洞,有人把穿好洞的蚵殼串接起來,也有人小心翼翼地將蚵肉從蚵殼中取出。從一開始的失敗經驗,到最後熟練獲得的成就感,都讓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志工范小姐雀躍地說:「前幾次嘗試都不小心失敗,但漸漸抓到訣竅,到最後可以取出很漂亮的蚵仔,真的非常開心!」
陳長花表示,嘉義在地自產自銷的蚵農需克服各種難題。例如要與市面上許多標榜「東石蚵」、實際卻是來自外地的產品競爭;或是被追求產量而愈來愈多的浮棚式養殖取代;又或是被如同凱米颱風的強颱侵襲,風浪將大量竹竿與垃圾打至潮間帶堆積,嚴重影響蚵仔生長及採收。志工們中午享用鮮蚵料理的同時,也反思著蚵業議題,在未來的生活會繼續支持最道地、最美味的東石蚵。
帶著從白水湖蚵學家學習到的蚵仔新知,志工們繼續跟隨蔡福昌的腳步,來到生態工作假期的最終站「布袋濕地生態園區」。
布袋濕地早期以鹽業聞名,如今荒廢的鹽田成為了水鳥棲息的樂園,有高蹺鴴、小鸊鷈、紅嘴鷗、黑面琵鷺等超過80種鳥類,是台灣最多候鳥棲息的區域之一。蔡福昌說明,為了營造出適合候鳥及人類共同活動的環境,需要志工幫忙在步道旁的草地種下原生防風林樹苗──黃槿、木麻黃及大葉欖仁,並且利用廢棄的蚵殼來調節土壤的酸鹼值、阻擋鹽水滲入,使這些樹苗更順利生長。
在自然環資人員的帶領下,志工們戴上手套、拿起工具,先挖出約前臂長度深的坑洞,再回填蚵殼,覆蓋一層薄土後謹慎地種下樹苗,最後將樹苗與竹竿以細繩輕輕綁起固定,就這樣一棵又一棵地完成種植。儘管天氣炎熱,志工們早已汗水淋漓,卻仍盡心盡力守護水鳥棲地,共同努力種下了52棵樹苗。
志工王小姐說:「平常生活在都市中,會覺得一切都很方便、很理所當然,很難想像環境所承受的壓力。今天看到這麼美的濕地、這麼大群的鳥類,就覺得很有感,更希望去實際保護環境!」
志工劉小姐則說:「謝謝自然環資帶我們到這裡,學習到很多濕地知識,我們會把這些畫面烙印在腦海裡,也很希望身邊的其他朋友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參加這樣有意義的活動。」
嘉義布袋走過了兩百多年的鹽田歷史風光,現在轉變為成千上萬隻鳥類珍貴的棲身之處,更是國家級重要的海岸濕地。Timberland志工在此次生態工作假期中,深度瞭解了濕地和鹽場的變化,體會到當地蚵業工作者的辛勞付出,並對相關議題進行反思;志工們更親身參與棲地的營造,為保護水鳥的棲息環境與濕地生態不遺餘力,實踐了企業社會責任,讓自然與人們之間建立和諧的關係,使得美麗的生態能夠永遠留在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