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府推垃圾處理再生能源中心、德國不再反對核能列再生能源、研究稱吃垃圾食物恐吃進微塑膠 | 環境資訊中心
編輯直送

南投縣府推垃圾處理再生能源中心、德國不再反對核能列再生能源、研究稱吃垃圾食物恐吃進微塑膠

2025年05月21日
編輯室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5月20日

小琉球今年旅遊旺季提早 騎機車環島威脅降海釋幼陸蟹

小琉球的旅遊旺季原本從端午節才開始,今年旺季提早,不僅清明連假人潮已比往年連假還多,上週的「黑鮪魚文化觀光季」首度移師小琉球,吸引大量人潮湧入,騎機車環島的行程熱度也增加,但威脅開始降海釋幼的陸蟹,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簡稱鵬管處)除與在地協會共同護蟹,也將優化釋幼廊道。(自由時報報導

中山大學研發畜牧廢水新處理法 紅翎藻固碳能力佳、可循環利用

高雄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研究團隊研發出對於牛豬等養殖畜牧廢水的新處理、淨化方式,研究發現紅翎藻的特性可耐高污染也有很好的吸碳能力,在海水中也生長得很好,能將原本含有100ppm濃度的廢水降低到10ppm以下,且紅翎藻也能再利用做成牛飼料,若能擴大運用可望減少對於淡水的高度依賴,也能達到固碳效能。(公視新聞報導

低耗能民宿與集合住宅補助 台東祭125萬元補助

台東縣政府鼓勵低耗能民宿及集合式住宅節能改善,將視個案給予補助金,總經費新台幣125萬元,申請時間即日起至6月16日。台東縣政府財政及經濟發展處20日在縣政府5期大樓舉辦說明會,邀請台東縣內民宿業者及集合式住宅代表參與,介紹照明設備改善、隔熱紙等補助項目,詳述申請條件與流程,協助與會者深入了解補助的執行方式與規範內容,進一步提升提案撰寫能力並強化參與意願。(中央社報導

南投縣府推「垃圾處理再生能源中心」 縣長許淑華:做到全國最嚴謹

南投縣府19日舉行2025年5月份第2次縣務會議,會中討論兩項與環保攸關的提案,包括考察歐洲環保設施成果、公廁修繕及特色公廁推動計畫,南投縣長許淑華強調,歐洲在更嚴謹的法規下,垃圾處理焚化廠規模可達日處理上千公噸垃圾,南投縣積極覓地推動垃圾處理再生能源中心,一定會依照最新標準更高的法規,做到全國最嚴謹。(聯合報報導

保護壽山台灣特有種魔芋 自管處啟動巡守計畫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的台灣魔芋及密毛魔芋都是台灣特有種,但因獨特氣味或特殊外觀,常被民眾就近觀察、干擾。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日前啟動巡守計畫,邀民間共同守護。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有台灣4種魔芋屬中的台灣魔芋及密毛魔芋2種,都是台灣特有種。(中央社報導


歐洲掀核能復興 德國不再反對核能列再生能源

法國官員證實稍早相關報導,指德國新內閣已向法方釋出信號,在歐盟相關立法時不再反對將核能視同再生能源。法國約有70%能源仰賴核電,是歐洲推動核能的主要倡議者;相較之下德國已逐步淘汰國內核電廠,認為核能固然低碳但並非再生能源。(中央社報導

智庫:印度計劃大增鋼鐵產量 恐礙達成全球減排目標

智庫「全球能源監測組織」今天發布報告指出,印度打算大規模提高以煤炭為燃料的鋼鐵生產,恐打擊全球減少鋼鐵製造業碳排的努力,而這類碳排正是造成氣候變遷的一大原因。法新社報導,目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11%來自鋼鐵製造業,若改用電弧爐(EAF)煉製鋼鐵而非燃煤高爐,則可拉低這個比重。(中央社報導

吃垃圾食物等於吃進微塑膠 研究:導致憂鬱症、失智症

現在超加工食品佔一個人能量攝取的一半以上,這些食品中的微塑膠濃度明顯高於全食品。科學家發現,微塑膠可以繞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可能就是導致大腦病變的原因,人們攝取愈多垃圾食物,風險也會隨之增加。多項研究已發現,垃圾食物通常指的是超加工食品,食品加工程度越高,含有的塑膠顆粒就越多。例如,一項研究發現,雞塊每克所含的微塑膠比雞胸肉多30倍。據食品加工論壇稱,可能是由於超加工食品在加工和包裝過程中接觸的塑膠數量更多。 (科技新報報導

大流行病公約清除障礙 世衛大會將正式批准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年度大會預計將在20日通過一項具里程碑意義的協議,以應對未來的流行病,在此之前,世衛組織的一個委員會一致批准了這項協議。在歷經3年的密集談判後,這項協議文本在今年4月達成。 (Rti中央廣播電台報導

馬斯克證實Robotaxi將於6月上路 先於奧斯汀試行

CNBC、路透等外媒報導,馬斯克20日表示,將於6月底在德州奧斯汀試行各界期待已久的Robotaxi服務,首先僅會部署10輛,之後將在數個月內把車隊規模擴大至1000輛,並推廣至洛杉磯和舊金山。(科技新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