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追蹤到11歲歐亞水獺、未來五年高機率升溫逾1.5℃、歐盟將與墨西哥合作打造綠色港口 | 環境資訊中心
編輯直送

金門追蹤到11歲歐亞水獺、未來五年高機率升溫逾1.5℃、歐盟將與墨西哥合作打造綠色港口

2025年05月29日
編輯室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5月28日

金門追蹤到11歲歐亞水獺 學者:顛覆活不過5歲想法

每年5月最後1個週三是世界水獺日,金門野保協會與金門縣府、台北市立動物園、農業部林保署等單位於上週末合辦水獺保育研討會。受邀與會的台北市立動物園助理研究員張廖年鴻28日受《中央社》採訪指出,過去國外調查多認為在野外歐亞水獺活不過5歲,但在金門太湖長年觀測一隻雌性水獺已超過11歲,「這顛覆了我們過去的想法,也加深對水獺了解」。(中央社報導

北市低碳旅遊獎勵 挨批缺誘因

台北市觀傳局訂定低碳旅遊獎勵辦法,以獎狀、獎金吸引業者及員工申請取得認證,預計9月起收件。議員認為辦法中的「低碳旅遊」定義不明,且北市有600家業者、1.4萬從業人員,獎勵預算只編20萬元,誘因嚴重不足。觀傳局表示將視業者申請狀況,籌措獎勵財源。(聯合報報導

老竹變「綠金」!廢棄竹材華麗再生 可增加杏鮑菇產能

烏殼綠竹林清園產生大量廢棄竹材,筍農就地焚燒造成空氣汙染,嘉義縣政府農業處推動竹材再利用,栽培杏鮑菇、發展生質能,讓「老竹變綠金」,政府補助民間成立農糧剩餘產物集貨加工場28日動土,並與蕈菇業者簽訂合作備忘錄,未來每年可供2000公噸竹屑。(聯合報報導

極度瀕危國內未列保育類 「龍紋鱝」誤闖澎湖定置網淪餐桌美食

華盛頓公約列入極度瀕危的南方龍紋鱝,在台灣卻未列入保育名單,28日澎湖鎖港定置網捕獲1尾南方龍紋鱝,重達168公斤,由於非保育類物種,因此現場拍賣,最後淪為餐桌美食。(自由時報報導

中火燃煤7天暴增5萬噸 盧秀燕批中央能源政策有問題

核三廠停機後中火燃煤問題成為焦點,台中市府統計台電數據,今年5月17~23日,台中火力發電廠燃煤29萬噸,較去年同期暴增5萬噸。台中市長盧秀燕批評,國家電力不足,燃煤電廠被迫上場,中央能源政策大有問題,飽嚐苦果的卻是基層民眾。(聯合報報導


暖化加劇未來五年全球升溫恐逾1.5℃ 專家喊危險

聯合國今天示警指出,2025至2029年間的全球平均升溫有70%機率將超過國際基準1.5℃。美努斯大學(University of Maynooth)愛爾蘭氣候分析和研究單位(ICARUS)主任索恩(Peter Thorne)表示:「這與我們即將在2020年代後期或2030年代初期、長期超過1.5℃臨界點的評估完全一致。」他並預期在2至3年內,五年展望中平均升溫幅度超過1.5℃的機率將達到100%。(中央社報導

歐盟評估2030年減碳目標幾可達成 節能進度落後

歐盟執委會根據各成員國目前提交的計畫評估,至2030年整體減碳量可達54%,較歐盟訂定的55%只差一步。其中,增設再生能源的成果較佳,節省能源消耗的進度則仍較目標落後一大截。(中央社報導

歐盟推動近岸外包 將與墨西哥合作打造「綠色港口」

為降低美國關稅影響,推動近岸外包優勢,歐盟計劃和墨西哥政府合作,將墨國索諾拉州(Sonora)的瓜伊馬斯港(Puerto de Guaymas),打造成為使用再生能源的現代化「綠色港口」。依照歐盟規劃,未來瓜伊馬斯港的運作將使用以太陽能為主的再生能源。而因應未來有更多以電力驅動的大型船舶停靠,碼頭也將設置充電設施,這也是墨西哥港口建設所首見。(中央社報導

澳洲允許國內最大最老LNG廠延役到2070年 政府環保決心遭質疑

澳洲初步批准國內最大且最老的液化天然氣(LNG)廠延役至2070年,雖然這可能可以創造數十億美元的新鑽採商機,但也讓政府的解決氣候和環保問題決心受到質疑。(經濟日報報導

《大白鯊》上映50週年 男子環「游」電影拍攝地呼籲保育鯊魚

電影《大白鯊》已上映50週年,恐怖形象深植人心。英國一名男子為了改變大家的認知,喚起對鯊魚保育的意識,計畫環「游」《大白鯊》的拍攝地美國馬莎葡萄園島(Martha's Vineyard)。經過12天努力後,他於前(26)日達成目標,成為第一個環「游」馬莎葡萄園島的人,完成約60英里(約97公里)的挑戰。(自由時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