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學苑:重返美麗家園――生態學者的返鄉衝擊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訊

綠色學苑:重返美麗家園――生態學者的返鄉衝擊

2007年10月07日
作者:溫于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his Place on Earth當別人問起:「你的老家是什麼樣子?」時,你腦中是出現怎樣的場景?是出現高樓林立的都市叢林,還是山明水秀的田野鄉村?抑或根本無法說出陪伴你一起長大的故鄉?

作者鄧寧因為菲律賓原住民老婦的一句問話:「你的老家是什麼樣子?」,當下無言以對,在腦海中閃過自己居住的地方:治安惡劣、交通混亂…,因此他開始察覺自己目前的生活品質,驚覺自己離鄉背井到其他城市試圖深根,但過的卻是有事業而無歸屬感的日子。也因作者長期在外地工作、生活,沒有深入體會家園的重要性,以致於無法做任何行動上的支持,因此決定舉家返回他的出生地—西雅圖市,一步步找尋成長的軌跡,也開始重新認識既熟悉又陌生的家園。

在書中第三、四章是藉由描寫追述遙遠記憶中與鮭魚相遇的往事,一趟公車懷舊之旅,看到了汽車雖然帶出城市機能與交通建設,卻也造成不小的環境衝擊。因此從中指出開發與建設勢必會造成不可復原的生態破壞,若要挽回以流失的自然資源及生態的健康,則應落實「低吞吐量」概念。

所謂「低吞吐量」是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生態經濟學院院長赫爾曼.戴利(Herman Daly)教授所提出的觀念,假想經濟是一龐大的有機體,金錢為他的血液循環系統,金錢從商業活動流到家庭,再從家庭流到商業,如此週而復始循環。這有機體有單一方向的「消化道系統」,從攝食、消化到排泄的運作。當有機體的消化資源為「輸入」(input),排出的廢物為「輸出」(output),「輸入」綜合「輸出」的過程就稱為「吞吐量」(throughput)。吞吐量可以比喻整個資源流動的過程,像是煤、石油、天然氣、木頭、紙、化學物、動植物、礦物質等等。而永續經濟觀念,就是維持有機體的血液循環系統(金錢流動),同時消化系統要厲行節食(節約資源)。畢竟地球上人口過多,消費行為過於浪費,以致於人類努力賺人間的貨幣(金錢),而一直消費地球,無視於地球上其他生命之存在,因此唯有將生態和社會成本算進物價中,才是達到永續生活的關鍵。

人類與大地的關係疏離而冷漠,以致現今的消費、經濟形態對生態產生破害,而本書除敘述返鄉過程的體認外,也具體陳述解決的方法,證實現實生活中只要去執行是可以改變,且確實漸漸朝向永續生活中。

你有機會好好的拜訪過自己的家鄉嗎?

順著你的記憶,一起回到熟悉的故鄉流浪吧,重溫舊夢、發掘前所未見的故鄉之餘,也重新思考目前生活是否朝永續生活模式進行吧。

重返美麗家園      《重返美麗家園:一位生態學者的返鄉衝擊》

This place on earth : home and the practice of permanence

  • 作者:亞倫.聖.鄧寧(Alan Thein Durning)
  • 譯者:金振寧,陳素姍  
  • 出版社:新自然主義
  • 出版日期:2002年12月28日   

【延伸閱讀】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綠色學苑開課囉!本書為第十四次聚會分享主題。希望看完這篇書介後,也會讓您愛上這本書,並且來綠色學苑裡分享您的感動與想法囉~~

有關綠色學苑的詳細活動訊息與報名方式,請見http://e-info.org.tw/node/19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