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創意DIY-魚狗燈籠慶燈節 | 環境資訊中心

親子創意DIY-魚狗燈籠慶燈節

2006年02月06日

魚狗燈籠地點:關渡自然公園自然中心

主講:馮雙老師(關渡自然公園資深解說員)

主辦:關渡自然公園

材料費:每份100元

聯絡人:關渡自然公園推廣部

電話:(02)28587417#211~213

狗年裡,魚狗可是最具特色的鳥類代表,牠們鮮豔的色彩更合適成為元宵燈籠的裝飾。關渡自然公園資深解說員馮雙老師在2月12日元宵節當天,帶領親子共同利用棉紙、鐵絲、吸管、顏料、瓶蓋、蠟燭等材料,創作可愛的魚狗燈籠,一同迎接別出心裁的狗年元宵節。

詳情請見 http://www.gd-park.org.tw

 

魚狗小檔案

魚狗其實是「翠鳥」的俗名,之所以被稱為魚「狗」,有兩種說法:一是魚狗捕魚動作快、狠、準,敏捷程度猶如狗一般;二是根據本草綱目的解釋「狗、虎、獅,皆獸之噬物者,此鳥害魚,故得此類並名」。魚狗常佇立於水邊突出的枝頭或岩石上,伺機捕食魚蝦、甲殼類與水生昆蟲,一旦發現獵物,可隨即衝入水中獵捕,再迅速回到原位,迅雷不及掩耳的技巧讓牠贏得「釣魚翁」的美名,而牠的英文名字「Kingfisher」更把牠的捕魚技術闡釋得淋漓盡致。

魚狗就是翠鳥(攝影:彭春夫)魚狗體色相當出色,頭、頸、背、尾呈現美麗的藍綠色,並且帶有光澤,頭至後頸與翼上覆羽密佈藍白色細斑點,白色的喉部、橙紅色的胸部以下更讓整體色彩出現搶眼對比,因此,即使魚狗只有16公分的身長,搶眼的程度永遠吸引人的目光。牠們一年四季出現在台灣平地至低海拔之河川、溪流、湖泊、池塘、溝渠等濕地,關渡自然公園更是不時能見到牠們亮麗的身影。

魚狗公鳥與母鳥外型類似,唯一不同之處,在於公鳥兩嘴喙全是黑色,而母鳥的下喙紅色,猶如愛美的女性塗了口紅一般。公母鳥平常單獨生活,夏天繁殖季時牠們相互追逐飛翔,在水邊土堤築巢。可惜近年來水泥堤岸取代了土堤,繁殖的棲地減少,魚狗輕巧疾駛水面、同時發出「唧-」銳利鳴聲的景象逐漸消失在都市叢林之中。可喜的是,關渡自然公園近年來都有魚狗繁殖成功的紀錄,在二號賞鳥小屋中就可以觀察牠們育雛的情形。


活動日期: 
2006-02-12(週日) to 2006-02-13(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