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與多樣性的稻米相遇 | 環境資訊中心

餐桌上,與多樣性的稻米相遇

2007年10月16日
作者:蔡嘉恆、徐邦寧(有機稻場)

「台中市豐樂實驗學校」前來參加「尋訪水稻家族」活動方案,實地觀察野生稻的情形在餐桌上,米是每個人每天都會相遇的食物。但很少會有人注意到,米也有很多不同的品種。大家都知道米可以分成三大類,包括製作米苔目、米粉使用的在來米,適合白米飯的蓬萊米,包粽子、蒸米糕的糯米;或許有些人聽過益全香米、日本越光米等「明星」品種;但很少有人知道,全世界有十四萬種之多的稻米品種。而稻米的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的未來可說是息息相關。

幾千年來,世界各地的農民在有意無意間,不斷地培育新的品種:他們選擇田中生長最好的稻株留作下一期的稻種;從鄰居、友人或市場取得不同品種的稻種來試種;甚至有可能從野生品種中培育出新品種。由於各地不同的氣候及地理條件,因此造就了全世界十四萬種稻米品種的豐富多樣性。然而,在1970年代引發的綠色革命,雖然帶動了全球農業技術的革新,卻也對稻米的基因多樣性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當現代育苗的高產品種開始進行推廣時,農民們很自然地放棄了原先自行培育的品種。所幸,有識之士預見了這個危機,在1977年建立了國際稻米基因庫(International Rice Genebank),才將許多原本快要消失的稻種都保留了下來。

「更好」的出現,舊的消失也沒關係?

不同品種的稻子,具有不同的特性。而我們並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需要用到什麼樣的基因。比方說,1970年亞洲的稻田便曾遭受病毒威脅。當時科學家瘋狂搜尋四萬七千種稻米的基因庫,尋找能夠抵抗此一病毒的稻米基因,最後終於找到了——就是這麼一種——生長於印度山谷中,運用其基因成功培育出能夠抵抗該病毒的稻米品種,化解危機。值得深思的是,不久之後,那個山谷卻因為興建水庫之故而淹沒於水面下。在1840年代,愛爾蘭的馬鈴薯飢荒造成150萬人死亡,550萬人移民國外。若是供應數億人口主食的稻米發生類似的災害,影響層面之大,不是我們所可以預期的。

另外,許多不同品種稻米所組成的龐大基因庫,也是育種時所需要的「原料」。育種專家不斷地追求新的品種:希望產量更多、稻米更好吃、更營養、更能抵抗病蟲害、更能適應不同的環境。這樣的追求,是透過將不同品種稻米雜交培育而成。因此,一個稻米品種消失了,連帶消失的,還有隱藏在它的基因中的無限可能性。

目前全世界已經超過60億人口(還在持續增加中!),其中有半數以上以稻米為主食。如何以越來越少的耕地,來滿足這麼龐大的需求,要靠育種專家的努力。在富裕的國家如日本、台灣,人們要求要吃更好吃的米飯,這樣的需求,要靠育種專家的努力。侵襲水稻的各種病蟲害,會隨著時間經過演化出新的種類,需要育種專家努力培育出新的抗病品種。最近全球暖化議題甚為熱門,可以想見各地的氣候型態也會隨之改變——天氣可能變得更熱、夏天更長了、雨量變多或減少——要如何讓稻子能夠適應新的氣候型態,也需要育種專家培育出新品種。培育新品種的過程是無窮無盡的,我們需要各式各樣不同的基因,因為,說不定哪一天就用得上。

保留有最原始基因的野生稻

野生稻」的稻穀,其稻穀具有長茫,變成黑色的稻穀已經成熟,準備掉落在台灣,與國際的趨勢相類似,雖然耕種技術及成果不斷地提升,但稻米的多樣性卻不斷地降低。先住民及漢族先民帶來台灣栽種的稻種,共有1197種。日據時期,日本人進行的品種簡化工作中,將品種減少到390種,並以此為基礎進行選種。光復之後,農政單位持續進行育種工作,目前在「台灣稻作資訊系統」網站中,列出了184種稻米品種。而這些品種由於育種時使用同樣的雜交親本,彼此親緣相當接近,使得基因庫更為狹窄。目前政府選擇了14個良質米品種進行推廣,有效提升了國產米的品質與形象。但若是以生物多樣性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政策仍有值得改進之處。

除了保存各種不同的稻種之外,另一個相關的議題,是野生稻的保育。野生稻是全球稻子的始祖,保留有最原始的基因。這些基因正是育種專家所夢寐以求的無價寶藏。舉例來說,中國大陸有名的「雜交水稻」,便是應用了野生稻的基因培育而成的。而在台灣,野生稻一直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1929年,島田彌市及小野柳一首度在今日的桃園、新竹發現野生稻,然而,直到1957年才有了第二次調查記錄。而一直到1979年,野生稻已經幾近絕跡之時,才在岡彥一策劃下,八德鄉公所前任秘書邱垂德先生提供土地,成立「台灣野生稻標本園」。目前,任職於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的張素貞博士,延續其恩師岡彥一的努力,於2002年起推動台灣野生稻的保存議題,並與「有機稻場」合作,闢建野生稻棲息環境,由「有機稻場」設計教學活動,讓民眾瞭解野生稻保存與水稻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當我們在餐桌上,享用各種米食的同時,應該感激數千年來農人的努力,為我們保存水稻的基因多樣性,同時也應該瞭解,如同野生稻等作物品種儘管難以食用,其基因多樣性在未來的糧食生產中仍然扮演重要的角色,值得我們多付出一些努力好好保存。

【相關行動參與】

為了讓學童與社會大眾瞭解水稻的生物多樣性,「有機稻場」設計了「尋訪水稻家族」田野體驗活動,邀請大家同來探索水稻的基因多樣性與野生稻的保育議題。歡迎上網(www.organicfarm.org.tw)或電「有機稻場」(037-743000)洽詢。

台灣之光—— IR-8

「台中在來一號」,具有耐肥高產量的特性1949年,台中區農業改良場余慶東、林克明等人以半矮性的低腳烏尖與「菜園種」雜交,選育出全球第一個雜交育成的半矮性品種「台中在來一號」。1961年時引入印度試種,因其具有耐肥高產之特性,迅即大規模推廣栽培。

任職於國際稻米研究中心的張德慈博士,更進一步利用台灣之低腳烏尖、矮子尖等帶有半矮性習性之品種,培育出多個優良稻米品種,其中命名IR8的高產耐肥新品種,表現更超越台中在來一號,在東南亞迅速傳播,創下比原有品種增產三倍的紀錄。由於這些半矮性高產品種的推廣,解決了1966~1968的普遍糧荒,也避免了當初預測1972~1973年會發生的糧食危機。因此張德慈博士於1969年榮獲美國費城約翰史考特獎(John Scott Award),1988年榮獲英國蘭客獎基金會所頒之農藝與營養獎。

1970年代稻米的綠色革命,即是源自帶有半矮性高產基因的品種被引入熱帶地區種植,而這些基因即是來自「台中在來一號」,以及被稱為奇蹟之米的IR-8。

來自台灣在地的稻米品種,被育種專家發掘之後,改變了全世界的農業。

參考資料:

  1. Jane Goodall(2007)。用心飲食。(陳正芬譯)。台北:大塊文化(原著出版:2005年)。
  2. 吳志文、張素貞、盧虎生、蔡國海、范宗宸、李長沛、蔣鎮宇(2007)。台灣野生稻回顧與新思維。自然保育季刊,57(19-23)。
  3. 黃褀,野生稻保衛戰。網路資源
  4. 林聖哲,基因革命對物種多樣性的衝擊。網路資源
  5. 台大種子研究室,關於愛爾蘭馬鈴薯的歷史紀事。網路資源
  6. 許志聖、楊嘉凌(2005) 台灣水稻育種的演變與未來方向(上)。農業世界,264。
  7. 國際稻米研究中心,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網路資源(2006)。
  8. Memory of  "Father of Rice Green Revolution, Dr T. T. Chang"。Journal of 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 17-2(pp6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