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隨著候鳥遷徙,在東南亞發生人類感染致死案例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已從東南亞國家蔓延到中國內地、東北、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土耳其、以及羅馬尼亞、馬其頓等東南歐國家,全球疫情緊張度隨之升高。台灣因地緣關係,加上之前SARS爆發期間的慘痛教訓,這一次,全台高度警戒,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從官方到民間、媒體,均較以往更為重視禽流感疫情資訊,從任何和家禽、水鳥接觸的管道、克流感疫苗存量問題等,各界莫不透過透過放大鏡詳加檢視,以避免一旦疫情入侵將造成難以估計的生命財產損失。
緊張度升高,原本是好事一樁,總比後知後覺要好。但可惜的是,在這一波防疫總動員的情勢下,我們並沒有聽到太多溯本追源、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反思聲音──禽流感對人類的危害是怎麼發生的?人類在這過程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如果我們未能抽絲剝繭一步步追查這原本對人類無害的疾病,究竟如何演變成對人類致命,甚至未來有可能演變成具備人傳人感染力的,我們如何防患未然?
專家在追溯禽流感病毒為何發生突變上大致有共識:其實鳥類間原本就有許多疾病存在,就像人類感冒一樣沒什麼大不了的。問題是人類開始大規模養殖家禽,雞鴨擠在狹小的生存空間,通風不良,更甚者衛生差,因陋就簡,給了病毒交換基因、產生突變的場所。而盲目追求經濟效益,養殖戶大量使用抗生素、成長激素、殺蟲劑等,也進一步削弱動物對病毒的抵抗力,加快病菌突變的速度。論及此,或許有讀者開始覺得,「人類任意操弄導致大自然反撲」的老掉牙論調又來了,老生常談歸老生常談,改反省的仍要反省。不思改進我們這種大量消耗與大量生產交互循環的消費模式,誰敢保證不會有新的致命病毒突變出來?
另外讓保育團體憂心的,還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論產生,例如有民代提議全面撲殺野鳥,或是質疑為何政府當初設立那麼多野鳥保護區,如今反而成為疫情爆發的高風險區。其實,撲殺野鳥,阻絕野鳥進入,不僅抹殺了多年來的保育努力,實際上也不可行,真實施的話能有多少防疫效果更值得懷疑。不過,這的確也反映出部分人心在疫情壓力下,對自然的恐懼心態又再度浮現。因此,此時也正是保育界人士加強監督、步步為營的階段,畢竟萬一日後禽流感果真經由野鳥入侵,並由人鳥接觸感染,將再度升高人們對自然界的恐懼,以及隨之而來的迫害。那麼,這幾十年來環保人士費盡苦心,好不容易縮小一點人與自然疏離狀態的努力,都要功虧一簀了。
這個週末,在禽流感疫情陰影下,國際賞鳥博覽會將照原定計畫在關渡自然公園舉行,主辦單位除了加強宣導防疫知識,也已做好萬全的準備。希望這次活動能圓滿成功,立下防疫與親近水鳥並存的典範,不要讓禽流感毀了人類與自然的連結。
※本文同步刊登於第211期《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