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日】人文生態對話 談抗暖化的認知與行動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環境日】人文生態對話 談抗暖化的認知與行動

2009年06月08日
本報訊2009年6月6日花蓮訊,特約記者陳品潔報導

全球環境災難連連,,愈來愈多證據顯示全球暖化對於環境與人類的危害。如何立足環境教育,發展永續價值的政策與行動,並在日常生活中落實呢?6日在東華大學舉行的「人文生態與生態科學對話」國際工作坊,面對抗暖化的燃眉之急,環境問題如何從認知化為行動?進行一系列的討論。

全球抗暖化需落實C&C協議與減緩、調適活動

全球抗暖化迫在眉睫,但至今尚無具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協議。地球憲章總部主席孟柏蘭(Brenden Mackey)呼籲全球應朝縮減與收斂的架構(Contraction & Covergence ;C&C)達成共識,以有效地緩和暖化危機。

首先,了解大氣溫室氣體的安全濃度是多少?再者,什麼時候全球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可以降低到足以維持到標準?其三,這些規定出來的排放量如何被分配到各個國家?各國應就以上三個問題,達成具有法律約束性的協議,才能有效面對各種對於降低溫室氣體的阻礙。

此外,他也強調以減緩與調適活動為架構的全球行動,呼籲社會應落實低能源的生活型態,並改變消耗自然資源的生活習慣。他強調「`政府種種政策往往需要公民的監督與支持」,全球公民需共同正視普世的環境倫理,落實低碳生活的目標,自然而然會成一股共同形成監督政府的力量。

自然的覺知與情感涉入是全民環保的關鍵

以台灣2008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例為例,以台塑六輕加麥寮電廠,是台灣1000萬人的所有的排碳量 。東華大學生態與環教所許世璋表示,「今天如果哪一天受到國際制裁,受害的絕對不會是台塑,而是需要承擔國際社會責任的全台人民。」他強調,「沒有一個政府會主動解決環境問題,所以西方環保運動則是非常強調高階的政治行動與與環保行動!」

只是人民的聲音到底在哪裡呢?亞熱帶生態學會金恆鑣會長感嘆:「現代人懂得愈多, 反而消耗愈多,但是談到要割捨做些轉化,就會猶豫裹足不前。」許世璋表示,「環境議題往往太過複雜、使一般人沒時間或畏懼去理解。加上教育專業分工太細,失去以全面生態觀的訓練來思考。」他認為激發人民對於自然覺知的能力,產生環境的情感連結,是達到環境終極關懷與社會培力行動的基礎,這正是環境教育須積極努力的目標,而非「關燈、種樹、省水、省電、種樹…等觀念教育」而已。

地球憲章以情感融入環境倫理 將認知化為行動

不過,以台灣為例,即使加入培力團體,台灣環保團體面臨經費短缺、人才不足足的窘境,很難成為監督政府的有效力量。

「目前台灣環保團體的營運經費來源大多是小額捐款、活動收入與專案計畫三種。」黑潮基金會執行長金磊表示,除了捐款,民眾的認同與參與很重要。他舉黑潮文教基金會為例,「海洋教育關心的不只是海洋,還有周邊的陸上環境。」透過2個月的真槍實彈的海上解說教育,每位志工透過各種方式,傳遞從海洋得到的感動時,許多人就這樣地產生不可思議的連結。

許世璋也認為,要環境教育改變環境惡劣現況,需要人與自然多多相處開始。此外,減緩行動不能單靠科技。以碳交易市場為例,經濟強國可用高科技滿足碳交易的要求,購買弱勢國家的排碳量,反而促進弱勢國家的開發,反而更無視環境正義的存在,陷入「愈文明,資源消耗愈多」的惡性循環。「經濟根本無法解決環境問題,應從環境倫理著手才是解決之道。」

如何在在人口集中複雜化的社會,將原本單純的倫理關係拓展到社會關係?孟柏蘭強調地球憲章「尊重與關心生命共同體、維護生態完整性、堅持社會公正與經濟公正、落實民主、非暴力與和平與環境倫理共同信念」的四項原則彼此環環相扣,正在喚醒人對世界的情感,而這些情感正是環境倫理觀拓展的基礎。

地球憲章的展望與地球公民的努力

自然反撲的力量難以評估,亦無法協商,這場抗暖化的戰役最大的敵人其實是我們自己,諸多環境教育認知多行動少的空虛,以及抗暖化策略難以落實的難題仍待努力。金恆鑣認為:「環境問題是整合性的問題,非單一專業可解決,地球憲章的四項原則,或許是地球公民可努力的方向。」環境教育的確是解決環境問題的長久之計,但教育需要走出學術殿堂,落實於生活之中。 孟柏蘭說:「只有當人民的思想和心意改變時,政治意願才會跟著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