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鳴在陰,其子和之 (下) | 環境資訊中心
賈福相

鶴鳴在陰,其子和之 (下)

2003年12月14日
作者:賈福相

1992年2月號《新觀念》雜誌,其中有郭承豐先生的(新台灣人解),他列舉了46種「老台灣人」的毛病,並倡導「心清如玉,義重如山」的氣度;另一篇是劉湘吟寫在「人育」版的卷首語,她記錄去泰國旅行時。導遊用打油詩形容台灣旅客:「上車睡覺,下車尿尿,逛街買藥,晚上呱呱叫。」第四句的意思是買春。讀了這四句話,第一個反應是生氣,好像受了侮辱。再一想,就問:「這是真的嗎?」果真如此,我們要如何改正呢?於是又回到培養「氣質」了。

《新觀念》的三育都與氣質有關,「人育」當然談氣質,「美育」也是,無氣質如何談美?「保育」與氣質更分不開,有氣質的人才不自私,才關心後代子孫。三育並進。任重而道遠!

人的行為,有先天和後天兩部分。先天我們無能為力,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但後天,經過教育,人人可以為聖,也可以為盜。氣質是培養出來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上行下效。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具體一點說,我想不管任何職業,氣質應該包括下列幾點特性:

1.簡單自然:不要亂七八糟,矯情做作,多看一看風景,雲就是那麼自由,花也恬然。

2.乾淨禮貌:不一定要做紳士淑女,但不要髒兮兮的惹人討厭。

3.誠懇善良:就是宗教的敬畏神明,神是不能被欺騙的。

4.幽默趣味:對自己開開玩笑,狂一點,狷一點,不要隨波逐流,對別人或天下事要有興趣,要好奇。

5.藝術。

中國傳統一直就重視氣質,《易經》的:「鶴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說出了家族和朋友相愛之道,有氣質的人才能做到這一點。有一次孔子對他兒子說:「你有沒有讀《詩經》的(周南)和(召南)呀?如果不讀(周南)和(召南),就等於面牆,沒有話可說了。」有「詩」樣的話說,也是一種氣質,所謂「如沐春風」和「溫柔敦厚」的請教,就是培養氣質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