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山 尋找一條通往祖靈地的路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上山、下山 尋找一條通往祖靈地的路

2009年09月16日
本報2009年9月15日台北訊,呂苡榕報導

八八水災後台灣社會學季刊舉辦「體檢原鄉部落的災後重建」論壇,由第一線重建組織者以及台北的學者、社運組織者共同討論目前災區部落的困境。

下山

八八水災後高屏地區原住民部落被土石流淹沒,失去親人和身家財產,大水讓原住民成了災民。但原住民基層教師協會的秘書長瑪達拉‧達努巴克說,原住民已經當災民幾十年了。

災民走下直昇機後,被分送到不同的安置點,通訊不易,往往一整天好幾個安置點都在核對名單,但名單仍是錯誤百出,分不清誰生誰死。親人下落不明的焦慮感,加上營區入夜後一片黑暗,毫無隱私和安全感的空間,使災民緊繃的心情並沒有因為下山而放鬆。

大學時學習心理諮商的達努巴克說,災後8天是關鍵時期,只要這8天穩定住受難者的心情,未來出現創傷症候群的比例將不會太高。原本達努巴克希望能找來旗山教會的牧師為災民禱告,但旗山教會也成為臨時安置所之一,牧師根本分不了身。

八八水災後辭去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一職,前往災區擔任志工的林津如說,災區裡受難者面對無止境的表格,災民害怕表格沒有完成,未來會領不到補助,只是這些倉促之下完成的表格,卻成為後來政府拿來制定政策的依據。

加上同一個部落的人,不一定會被放在一個安置點,因此發放物資,彼此聯絡以確認生還清單,幾乎耗費一整天的力氣,更不用提部落如何凝聚共識。林津如表示,外界不斷告訴原住民該怎麼做,這個好、那個好,結果原住民完全處於被決定的狀態。政府跳過「安置」這段緩衝期直接從救災邁入重建,但是驚魂未定的災民怎樣好好思考他們手中的選項,「沒有選擇的選擇還是選擇嗎?」

好不容易原住民喊出「部落共識」,外界立刻排山倒海的要求原住民趕快有共識,林津如說,社區營造也要好幾年才會累積一點共識,部落有辦法在十天半個月裡馬上得出共識嗎?

中原大學景觀系教授喻肇青表示,921時,房子雖然倒下,但許多民眾趁著怪手開挖時衝進去撿回一些物品;八八水災連房子也沖走了,一個充滿記憶的房子,象徵的是一個人的存在感,對災民來說就像自己的存在也消失了一般,心理陷入一種「真空狀態」。

921當時,政府提出社區重建的概念,這一次則將它改為「家園重建」,家園重建是其他經濟或文化重建的基礎,當年許多專業人士與災民共同討論、相互補位,重建的不僅是有形的房子,更有無形的凝聚力。但八八水災卻缺乏了可以讓災民凝聚共識的「安頓時期」,倉卒行事只會讓未來衍生更多社會問題。

以慈善之名

面對政府與慈善團體聯手丟出的「重建套餐」,達努巴克表示,他們只希望能重回祖靈地,在這個前提上共同思考重建方向。那瑪夏鄉民族村的村長曾經告訴他,對於目前狀況他有幾個想法,首先族人一定要在一起,因為分散在各地的族人,讓社福單位光是確認名單就幾乎癱瘓;另外他們希望能有一塊接近那瑪夏的土地讓他們重建;最後就是當山上的路開通後,讓他們回去收拾作物,因為在平地他們需要錢。

與會者小八參與了郭台銘12日在甲仙鄉公所與小民村民的意見交流。小八表示,整場對談讓她感覺「鴻海把慈善當投資」。郭台銘的重建計畫與慈濟大愛村綁在一起,雖然他表示願意技術移轉讓原住民學習如何栽種有機作物,同時保證收購他們的作物,但卻也希望鄉公所能提供願意前往高雄杉林的月眉台糖農場的名單,因為鴻海必須先確認未來的勞動力有多少才能合乎效益。

另一方面,郭台銘也表示,如果不願意當農人他也能夠提供小工廠,但前提是部落必須確定內部意願和提供名單。面對這樣的提案,心情尚未安頓好的災民似乎必須馬上決定下半輩子要成為農人或工人。面對郭台銘的提議,村民沒多大的反應,因為小林村民並不喜歡慈濟提出的方案,他們想和紅十字會慢慢討論,因此郭台銘的介入其實某種程度擾亂了內部的步調。

論壇當天,開南大學觀光與餐飲旅館系教授陳永龍才剛從高雄趕回來,他表示,天災之後隨即而來的是人禍,12號當天馬英九再度前往三地門,開完座談會之後接著是原住民歌舞表演,為了長官要來巡視,非得把原本既定的行程延後。

除此之外,還有各大慈善機構相互爭取重建地盤,原本應該蓋中繼屋,卻因為慈善團體的介入而卡住。以台東嘉蘭村為例,災情爆發後三大慈善團體進入希望能幫忙重建,重建計畫最後由世界展望會主持。當雙方對「永久居住」抱持著不同的想像,而災民聚落的主體性尚未出現時,急迫的時間很容易讓部落被其他外力牽著走。

A sa kunumah(我們一起回家吧)

林淑雅表示,國際上在處理重大災難時,除非政府已表明所有可能選項皆無法實行,否則不能輕易做出「遷村」的決定。另外必須在資訊公開的前提上進行充分討論。林淑雅進一歩表示,所謂的資訊公開必須是對方能夠理解的表達方式,而非單純的告知。

另外災民必須有司法庇護,也就是面對遷村決議災民並不滿意時,隨時能有司法力量介入。而當災民是原住民時,政府更有責任要保護原住民本身的文化與傳統生活方式。而慈善團體與NGO介入幫助受災戶時,也必須謹守以上原則,與災民站在一起監督政府。

只是台灣的現況卻是,政府告訴原住民哪個地方可以重建,卻沒有以「部落」為單位去規劃,部落重件不僅僅只是家戶、坪數這些數字,更有原住民生活的內涵。原住民的生活與「土地」息息相關,將土地與建築分開的思考邏輯怎能重建原住民理想的家園?面對這一切林淑雅認為,各界應該要支持原住民展開「公民不服從」。

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所長王增勇表示,偶而一次災難,其實突顯的是原住民結構性的問題。災後不只是上山、下山,災區目前最需要的,也不是哪個慈善團體端出最完善的重建方案。而是陪著自己的親人安穩的睡上一晚,在慢慢思考未來的方向,面對外界以慈善之名所加諸的一切,思考如何找到一條重回祖靈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