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著盔甲的枯葉蝗蟲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寫

身著盔甲的枯葉蝗蟲

2009年12月06日
作者:楊家旺

2008年7月中旬,出版了一本《甲蟲放大鏡》。8月初,我買了這本書,並在幾天內讀完。讀完這本書後約兩個星期,我將進入婆羅洲熱帶雨林裏去尋找昆蟲。行前,主辦此行程的荒野保護協會,mail一些注意事項到我信箱。我在收件者的欄位裏看見了同行者之一的楊維晟姓名,他不正是《甲蟲放大鏡》的作者嗎?我當時就猜想,此趟婆羅洲熱帶雨林的尋蟲之旅,肯定不孤單了。

八天的雨林之旅,在第七天夜晚,幾乎所有的伙伴都不願早早入睡,因為隔天一早就會啟程回台灣。換言之,最後一天的行程,不是坐車,便是候機,搭機。返台後若要重返雨林,對多數伙伴來說,都是不可確定的未決,也許是數年後會再重返雨林吧!但也可能今生就這麼一次。因此,珍惜最後一個待在雨林的夜晚吧!讓手電筒的光在雨林裏不停地掃瞄,企圖找出每一隻藏身於樹幹、枝條、葉片上的昆蟲,直到手電筒的電力耗盡;最好連數位相機的記憶卡容量和電池電量也一併耗盡;或者連人的體力也耗盡。反正最後一天的行程是搭車與搭機,就讓他昏昏沉沉地睡吧!最好醒來時,體力正好恢復,而人也正好降落在桃園國際機場。

是夜,直到夜逐漸深沉時,多數伙伴或許是因手電筒沒了電力,也可能是數位相機的電池再也擠不出一絲電流,又或者是自身的體力已完全耗盡,多紛紛入房就寢了。還不去睡的,肯定不會是植物痴或賞鳥痴,肯定是昆蟲痴,因為夜晚的昆蟲,似乎比白天更加活躍。所以,對昆蟲觀察者來說,夜晚比起白日,似乎更加迷人。

我本來想深入林裏去尋蟲,因為那兒比較具有野性,感覺上昆蟲應該待在那裏。然而,楊維晟卻偏好宿舍前半人工的林叢,這兒較開闊,他肯定覺得開闊地合適昆蟲飛翔,誰不愛自由呢?誰愛在樹林間跌跌撞撞地飛呢?而且,許多昆蟲具有趨光性。所以,我決定跟隨這位將甲蟲放大的攝影師,看他如何手持相機,與昆蟲對話。

當我們一起站在馬路邊,將手電筒往林叢裏游移探照時,忽有一蟲飛來,往楊維晟的臉上一撞。他經驗老道,手電筒立馬往地上去尋,竟發現了照片中的這一隻蝗蟲。不像蝗蟲的蝗蟲,一身枯乾如掉落地面的脆葉,翅脈游離,迷走成葉脈,彷彿要將自己真的化成一片枯葉似的。我極為欣賞牠前胸背板的造型,像穿戴在頭胸的盔甲,一副武士模樣,既復古,又兼容科技感的孔武戰將。

我認為這隻枯葉盔甲蝗蟲是有意撞上楊維晟的,因為他出版了一本《甲蟲放大鏡》,裏頭只收入甲蟲類(鞘翅目昆蟲),而不收入蝗蟲類(直翅目昆蟲)。甲蟲由於全身披上了盔甲外殼,於是深受小男孩喜愛,小男孩總稱呼牠們為鐵甲武士。可這隻藏身婆羅洲熱帶雨林裏的蝗蟲,卻披覆盔甲,一副鐵甲武士的模樣。他想要向楊維晟抗議,說牠也是身著盔甲,足以力抗甲蟲,更有資格被收入《甲蟲放大鏡》一書。

熱帶雨林裏,生物量豐富,換言之,天敵的數量也是異常豐富的。在這樣的生存壓力下,昆蟲們,有一系列開始了牠們朝植物外觀去演化的路程。萬萬年之後,有很大一部份,確實達到了幾可亂真的地步,只要牠們不動,待在樹幹上就會化成樹皮,待在樹枝上就會變成枝條,待在葉片上就會溶成一片葉,在樹上為綠葉,在地上為枯葉。只要牠們不動,任何天敵,任何眼尖的昆蟲觀察家,都不可能看見牠們,只要牠們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