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資10年:蓽路藍縷】上街頭吧! | 環境資訊中心
電子報週年特輯

【環資10年:蓽路藍縷】上街頭吧!

2010年04月17日
作者:高英勛(環資創立時期總監)

那個年代,還沒有宅男宅女的說法,倒是有一群遊牧民族。

電子報的夥伴們,在最一開始,為了找一個開會的地點,汐止,淡水,台大(其實是在旁邊的麥當勞),攝影學會(在八德路,捷運忠孝敦化站附近),自然境界(復興北路,捷運中山國中站旁),在大台北的東南西北走透透。也四處走訪各家公司,團體,尋找各種可能的機會。遊牧民族的另一個特色,就是要積極的獵食,最低的限度是逐水草而居:哪兒可以提供免費的網路,就是好地方。後來雖然定居下來,協會成立了,但辦公室空間有限,因此還是有些人鎮日在外遊盪,我就是典型的代表,而變成了另一種在家工作的宅男。

其實那倒像是個做什麼都對的年代,一個知識與媒體爆炸的時代。事後來看,2000年3月是網路泡沫破滅的開始,但也要感謝當年無止盡燒錢的大企業們,的確吸引了更多的民眾眼球到Internet上,也讓網路技術和頻寬的成本,快速的下滑。因此,讓非營利組織在Internet上找到了很好的切入點──取得資訊交流管道的成本和進入門檻,從來沒有這麼低過。在那個瘋狂的年代,所謂的「蓽路藍縷」,對我來說,並不是技術上一行行程式的逐步建立,也不是在火災風災後搶救server的投入(註1),而更多的則是在這個過程中,嘗試追求各種現實世界中的可能性時,對理念的挑戰和衝擊。發電子報並不是什麼技術的問題。而是要發行電子報是一種想像,每天發行電子報是另一種想像,每天發電子報發10年、20年,又是另一種想像。這需要的並不是技術,而是理念和執著。

像這些都是當初在內部不停討論和辨論的問題:
a) 網路的原初精神是平等自由,環境資訊電子報在面對議題時,是否對不同的觀點,如社會主流觀點的經濟發展效益,也要平等對待? (註2)
b) 協會提供其他NGO/NPO技術平台或服務,是否要收費(註3)? 協會是否要接商業性的專案以求生存? 如果要,和商業公司的差異何在?
c) 環境資訊平台本身是目的,還是作為環境信託推動的工具?
d) 電子報和網站的閱讀次數,要不要分開統計? (註4)

十年回顧,從最大的尺度來看,我們當時沒能做到的和嘗試後卻失敗的想法,還是比已經成就的多得多。但十年來,更多的環境議題,全球化的高速發展和網路世界的變化,我依舊相信在這個時間點上,行動,依舊是最重要的答案。就算是回到最原初的技術,走到街上向往來的路人「發」環境資訊「電子」報,也一定會有這樣一群人,盡自己的力量,具體去實踐。

即使要做的事情只是再傳送出更多一些環境資訊,讓再多一個人更關懷環境,答案仍然是: 付諸行動,就對了。

註1: 當年有企業贊助協會機房空間和網路頻寬,位於汐止東方科學園區。但2001年5月發生大火,協會伺服器亦受損。幸好事後硬碟仍能讀取,搶救回多數資料。

註2: 當時的共同認知是: 網路的平等自由是來自網路成員共同對多元價值的相互尊重,而不是需要網路成員個別採取自我調整。因此電子報仍以環境觀點為主要切入,以平衡主流媒體對環境資料和環境議題的嚴重漠視,但尊重其他觀點的意見輸入。

註3: 收費與否的論述並不是來自於財務補貼的需求,而是使用者付費較可以避免讓免費資源被過度使用在效益較低的投入上。

註4: 當年並不是一個容易「掛網」的年代,多數人上網仍是用MODEM撥接,並不常瀏覽網站,多半是下載E-mail後離線閱讀,因此初期網站的瀏覽數較低,電子報的閱報率較高。分開統計在爭取贊助上較不容易,但最後仍分開統計,反應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