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資10年:我心中的環資中心】超越20 & 500魔咒 | 環境資訊中心
電子報週年特輯

【環資10年:我心中的環資中心】超越20 & 500魔咒

2010年04月17日
作者:張瓊齡(台灣國際志工協會副理事長、資深NGO獨立工作者)

自2007年正式接觸環資會以來,一直就把這個組織放在心上。

跨入NGO領域18年來,接觸過的組織不算少,環資會是個有趣的類型。

它屬於環保組織,但又跟台灣其他環保組織的氛圍很不相同;許多NGO都有人員年齡斷層的問題,它卻始終不乏年輕人的投入;它自己常常自身難保,卻又不吝於提供資源跟其他NGO共享。

不只是NGO的縮影
我在環資會身上看到台灣許多中小型NGO的縮影,許多NGO會產生的狀況,在此可以窺見一二,然而它本身所面臨的挑戰,卻未必是其他NGO能夠呈現。

此話怎說呢?台灣正式立案的NGO在2007年底統計就超過四萬個,絕大多數的組織人力都在10人(這是客氣的說法,員工5人以下,甚至1人組織恐怕才是佔據最龐大的)以下,以人力規模來說,環資會幾乎是一般常見NGO規模的三倍到五倍(據說現在達到30人了),如果把它幾個部門拆開來看,至少可以拆解成三個獨立的組織。

倘若各部門合作無間的話,我們可以說這是個擁有不同部門的組織,但如果不是呢?它就會比較像是集合幾個不同組織的結盟體。經營一個組織,跟經營一個結盟體,相信是不一樣的經營理念與策略。

舉例來說,辦理一所每年有兩千萬預算的社區大學,如果是以辦教育為主業來看的話,它的業務性質是單純的,主要經費來源不會超過3到5項,並且額度可預期並可準確推估的,依據11年來的經驗,受經濟景氣影響的幅度也不大,但同樣是兩千萬預算規模的環資會,它得透過不斷去提案投標,一年至少要有3、5個規模稍大,可以保本的計畫,再加上10幾個小小的,和零星不可預期的專案,來撐起整體的規模。箇中辛苦的程度,不言而喻。

這些年來,看著它起起伏伏,我很納悶,環資會的困境,究竟是這個組織自己選擇採取這樣的路線,決定了它必須陷入這樣的困境,或者,原因更加複雜,不光是這麼單純?

NGO的「20&500魔咒
直到前不久,聽中國一個NGO的朋友提過,已有研究指出,中國數以百萬計的草根組織,總逃不過20&500魔咒,說具體點,當一個NGO的員工成長到了20人,一年的資金規模達到500萬人民幣,往往就被卡在這個階段,難以突破。當我聽到這種說法,當下就想到環資會,因為環資會的人力與資金規模,差不多就是在這個階段,正如我在前面提到的,台灣因為沒有足夠多,類似環資會這樣規模的組織可以形成這樣的數據,(恐怕也不容易做量化研究吧!)因此我無法辨別,環資會只是陷在自己的困境裡,或者,它已經攀爬到了另一個峰頭,面對的是一個NGO發展的結構問題?

台灣的NGO跟中國的草根組織,最大的不同之一,在於資金的取得。

在台灣,正式立案的NGO,只要經營得當,要從政府部門得到經費補助,或是政府主動委託或參與招標承接公辦民營的業務,是可以期待的,並且也可以公開募款並開立可抵稅的捐款收據;中國的草根組織,基本上就是不能以NGO立案,只能透過工商註冊運營,但事實上做的卻是NGO業務的組織,它們沒可能取得政府經費,公開募款更是師出無名,然而有趣的是,這類的組織卻可以得到一些本土企業或外商企業的青睞,甚至從國際知名的NGO都可能取得資金,有時候單筆資金,或許就足以撐起整個組織的營運這一點,則是台灣NGO難以企及的狀態。

過去,我總以為環資會的困境,是因為對政府經費的倚賴過深,失去了主體性,如果減少對政府資金的來源,設法拓展民間資金,甚至做出開展營業部門的業務,是否就有可能好轉呢?

然而,借用中國研究出來的「20&500魔咒」做參考,以環資會跟中國草根組織,兩者資金來源的取得這麼不同的情況下,卻都陷入了某種組織上的發展難關,那麼,是不是就可以大膽假設,無關乎NGO的體制,無關乎NGO倡議的項目主題,無關乎資金來源,只要NGO發展到了「20&500」階段,它就得去面對這個發展階段的問題呢?

期盼超越「20&500魔咒」!
我沒有更多的研究做支撐,但希望這樣的猜測引發學界研究的興趣,看能不能幫忙這類的組織,找出破解之道。

我期待,無論是圈內人或圈外人,大家日後可以更加理性與客觀地看待環資會的困境與發展,也嘗試為將來的突破訂出可行的目標。

曾經跟NGO圈內的朋友分享:在台灣,一個規模10人以下的NGO,除了領導人以外,如果還能有一兩個勇將,就是挺好的狀況了,然而,我算算長期能夠待在環資會的夥伴,稱得上勇將的人數,經常維持在其他組織的好幾倍,如果再把曾經掛靠在環資會或是被環資會以專案延攬合作的人算進來,環資會恐怕是台灣極少數曾經跟NGO領域數以百計且跨領域的優秀人才合作過的組織,這個現象又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好題目了!

做為一種NGO類型的代表,我真心認為環資會值得獲得各界更多的支持,也期盼當它超越「20&500魔咒」,攀升到下一個階段的時候,能夠繼續拉拔其他微小的組織一同前行。

【環資10年:需要您的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