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生物多樣性普查(BioBlitz)活動‧講座與研討會 | 環境資訊中心

2010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生物多樣性普查(BioBlitz)活動‧講座與研討會

2010年05月21日

地點:凱達格蘭文化館、北投文物館、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指導單位:外交部、教育部、觀光局、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承辦:社團法人亞熱帶生態學學會、台北科技大學低碳綠能與生態社區聯合技術發展中心、東南科技大學環境管理系
協辦:臺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凱達格蘭文化館、財團法人福祿文化基金會北投文物館
報名:即日起開始報名,額滿截止。
聯絡人:亞熱帶生態學學會   林芷儀
電話:02-2932-2736
E-mail: wetland.sse@gmail.com

2010是 生物多樣性年,每年的5月22日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這是為了紀念國際上制定《生物多樣性公約》而成立的節日。每逢這一天,各國都會舉行相關活動,提醒大家重視生物多樣性重要意涵,並藉以推動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永續利用及公平分享三大目標。為了在「生物多樣性保育」與民眾間建立起互動的橋樑,特別規劃了國際文化多樣性的講座,加強民眾對原住民的民族傳統知識、創新和使用的認知與生物多樣性普查(BioBlitz)的活動 。

您想了解生物多樣性普查(BioBlitz)是什麼嗎?想不想成為一個「業餘」的生態調查員?歡迎你加入活動的行列!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自然裡的蟲、魚、鳥、獸、花草、樹木,並共同來紀錄令人驚嘆的生物多樣性!

活動內容與報名方式    請見附件  

活動項目與日程:

活動項目

活動時間/地點

  • A01. 文化多樣性講座

5/22  09:00~12:10

北投凱達格蘭文化館

地址:臺北市北投區中山路3-1號

電話:02-2898-6500

  • A02. 生物多樣性

概念活動

5/22  13:00~15:00

北投凱達格蘭文化館

5/22 15:00~17:00

北投文物館

地址:臺北市北投區幽雅路32號

電話:02-2891-2318

  • A03. 生物多樣性普查活動(BioBlitz)

5/23  07:00~21:00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地址:臺北市忠孝東路三段一號

電話:02-2771-2171

 

叁、活動內容說明:

•A01.  「原住民族生物多樣性的價值與利用」國際研討會(5/22)(免費,事先報名)

‧響應國際間《生物多樣性公約》所確立的「2010生物多樣性目標」。

‧與國外推廣生物多樣性保育觀念的NGO組織進行交流。與國際保育潮流接軌,提升永

續臺灣之國際保育形象。

‧展現臺灣生物多樣性保育觀念推廣成果,以國家級的實際行動來逆轉生物多樣性喪失,以達到生物多樣性之保育為目標。

‧加強對原住民傳統知識與在地社區部落之文化與智慧的重視。

邀請美國Dr. David M. Oestreicher, Lenape scholar and exhibition curator及

泰國Mr. Suriya Smutkupt國際專家學者來台與國內專家學者交流。

會議日期:2010年5月22日 09:00~12:10

參加對象:國內專家學者、學校教師、社區規劃師、解說志工。

活動人數: 80名

會議地點:臺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凱達格蘭文化館

會議主題:

Session I - 台灣原住民族文學中的生物多樣性 --

Session II - 美國紐約原住民傳統文化

Session III - 博物館與原住民族植物教育-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

Session IV - 泰國東北少數民族的生物多樣性研究

與會專家學者:

  • l Dr. David M. Oestreicher - 美國紐約原住民文化研究學者
  • l Mr. Suriya Smutkupt - 泰國學者
  • l 孫大川主任委員 -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l 嚴新富主任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組
  • l 李莎莉館長 - 北投文物館
  • l 金恆鑣理事長 - 亞熱帶生態學學會

 

•A02.  生物多樣性概念活動(5/22 免費,事先報名)

活動時間:5月22日星期六13:00~17:00

活動對象:一般大眾(歡迎學校團體報名)

活動地點:臺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凱達格蘭文化館

活動流程:

時間

活動內容

13.00~14:00

生物多樣性重要意義

14:00~15:00

北科大人文歷史

15:00~15:30

凱達格蘭文化館導覽

15:30~15:50

車程 北投文物館

15::50~16:00

抵北投文物館

16:00~17:00

北投文物館導覽

 

•A03.  生物多樣性普查BioBlitz活動(5/23免費,事先報名)

 

由科學家帶領一般民眾,在自然園區中進行地毯式的搜索,找出最多數的生物種類並記錄下來。經由每年的累積,對自然園區中生物多樣性追蹤。讓民眾親身體驗到生物多樣性的意義,並藉由科學家的帶領近距離的認識各式各樣的生物,深化生物多樣性保育的觀念。

生態校園為台北科技大學校園規劃目標之一,教育部為推廣永續校園,九十二年補助臺北科技大學生態校園之實踐計有:校園聯外水景、生態綠建築、生態露台及壁面綠化、光電遮陽版等計畫。

 

其中,校園聯外水景係以去除圍牆開放校園空間,建構校園與都市間之生態友善介面設計目標。為建構生態都市之重要一環。施作方式:拆除本校面臨忠孝東路約八十米圍牆,並建構一生態河流,提供多樣化的水生植物棲地,結合原有生態池,使此聯外水景成為校園與都市之生態友善介面。「聯外水景體驗活動」將帶領民眾認識臺北科技大學的生態校園規劃重點之一的聯外水景。

 

活動日期:2009年5月23日07:00至21:00

活動對象:分類學家、解說志工、有興趣的民眾(需報名)

活動場域:臺北科技大學

調查項目:鳥類、植物、水質監測、昆蟲、夜間兩棲爬蟲、夜間昆蟲、臺北科大人文歷史

活動流程:

時間

活動內容

07:00~09:00

鳥類觀察

09:00~11:00

植物觀察

11:00~12:00

水質監測

12:00~13:00

午餐、休息

13:00~15:00

聯外水景體驗活動

15:00~17:00

昆蟲觀察

17:00~18:00

晚餐、休息

18:00~20:00

夜間昆蟲觀察

19:00~21:00

夜間兩棲爬蟲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