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鯨 | 環境資訊中心

人與鯨

2002年01月01日
作者:鄭景元

人類和鯨的關係,始於三四千年,甚至可追溯到八千年前。阿拉斯加和格陵蘭一帶的民住民族將鯨肉、鯨脂及鯨骨當做生存需求的所需及工具。九世紀紀起,巴斯克人開始「有效率」的獵捕,直到十六世紀,各國紛紛覬覦捕鯨所帶來的利益,一場貪婪、無止境的大規模殺戮於是展開。1864年,挪威發明捕鯨砲,以及海上加工作業船的引進,鯨類悲慘命運從此到了無以復加的局面。雖然1970年代起,環保團體開始呼籲禁止捕鯨,爭嚷多年,1982年終於通過自1986年全面禁止商業捕鯨的協議,但仍開了一道所謂科學研究之外的獵捕後門,准許日本、挪威在某些海域有限度的獵捕某些鯨類。

表面上他們滅絕的壓力減輕了,但是,漁業過度及不當方式,造成漁源枯竭、棲地被破壞。定置網、流刺網,廢棄於海裡的漁具,地上使用的各種石化洗劑、化學殺蟲劑、肥料等,污梁了海洋,破壞生態,都直接、間接的殘害了海洋生物。對鯨類而言,這些危害遠超過捕鯨所帶來的直接衝擊。

人們利用鯨類最早始於北極地區,在加拿大北方、阿拉斯加、挪威的獵人和採集者在岸邊將擱淺的鯨肢解,我們不難理解人們實在無法對這一大塊天賜的食物和脂肪視而不見,漸漸地人們更倚賴鯨,而且進一步採取行動-出海捕殺或將他們趕到岸邊撲殺。在挪威一處西元前2200年的石刻畫上,人們以皮舟獵鯨,可能是北半球露脊鯨,他們經常游近靠邊,而且速度很慢。

其實北半球露脊鯨是最先被大量獵捕的鯨類。巴斯克人(居於現在法國、西班牙一帶)從九世紀起先在西歐獵殺露脊鯨,將當地族群撲殺殆盡後轉向北方的挪威及北極海域。1600年代,荷蘭、德國、英國和法國也加入這場資源利益爭奪戰,戰場往西擴大到冰島和格陵蘭之後更抵達北美;而隨著歐洲的擴大捕鯨範圍,早期的美國移民也在1600年後期加入捕鯨行列,直至1900年代。從新英格蘭地區出發在北大西洋和北極海域作業,之後開發南大西洋,甚至以夏威夷為基地,開始太平洋的捕鯨作業。

早期人們使用皮舟捕獵游得最慢,較靠岸邊的北露脊鯨,但都是地區性的小規模作業。當大規模的獵捕開始後,船舶往往長達30公尺以上,有30~50名水手,在海上停留一年以上,目標為北露脊鯨和弓頭鯨。

由於這些鯨類的鯨脂厚達50公分,它們成了肥皂、唇膏、蠟蠋、潤滑油、蠟筆、人造奶油及其他產品的原料。鯨鬚片被用來製作雨傘及婦女的束腹。因此,這些容易取得的資源,使得人類更加貪婪。自19世紀至20世紀中期,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大型鯨類族群成就了捕鯨業者的財富。

我們不難看出原來少數原住民族單純的糧食、油脂所需來源,由另一個文明世界因追求探險的刺激和物需索無度、貪婪而加諸在另一物種的掠奪史。對一些大型鯨類而言,捕鯨是一首悲歌,一頁血淚史。原本海洋裡的族群數量不下千百倍於我們所見。雖然北露脊鯨、藍鯨尚未絕種,但他們的族群數已少到無法復原。至少數十萬計的露脊鯨,目前僅剩南露脊鯨約4000頭,在南半球,北露脊鯨約300~350 頭在北大西洋,約200頭在北太平洋;原本至少25萬頭的藍鯨,雙雙對對偏佈各地海域,現在只有約10000頭在南半球,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海域。浩瀚的大洋中少了這些溫馴的龐然大物將顯得空虛、寂寞。

捕鯨原本是很艱辛的工作,長途航行令人筋疲力竭又危險,有人在暴風雨中失蹤,有人在鯨中鏢後,憤怒掙扎的混亂中喪生。但業者的野心,因利之所趨,極力尋找新獵場。1800年代末期,大型游得較慢的北露脊鯨、弓頭鯨和灰鯨族群。因長期濫捕而數量大減,北大西洋的北露脊鯨族群幾乎完全一掃而空,這是自10世紀以來西班牙的巴斯克人長期大肆獵捕的結果,即使游得稍快一點的大翅鯨也不得倖免。從前可以輕易獵捕的鯨群已不見了;隨之而來的三個大改變更使得情況雪上加霜。

首先,挪威人發明了裝於船頭,鏢首有榴彈的捕鯨砲,提高獵捕效率,使得挪威首開先例遠赴外地,在紐芬蘭、英屬哥倫比亞、魁北克和諾瓦斯科西亞設立捕鯨基地,再來是使用蒸汽動力船取代緩慢的帆船,這二項改良讓人們不但更有效率而且得以獵捕游得較快的藍鯨、長鬚鯨和塞鯨。其次是南極獵場的開發,這裡是世界上鯨類最豐裕的地方。前20年捕鯨業者以陸地為基地,1925年大型海上加工作業船啟用,讓捕鯨人不但可以在海上快速處理、儲存捕獲的鯨類,而且讓獵場延伸到更遠的海域。

藍鯨再也找不到後轉向次大的長鬚鯨,再來是塞鯨,就像當初北露脊鯨、弓頭鯨和灰鯨的情形一樣,每一種族群的數量因為太少,難以尋獲,以致於成本相對提高;同時一些更便宜、取自植物或合成的油和一些替代品相繼出現後,以往的榮景不再,有些捕鯨基地也因此陸續關閉、荒廢。

※ 本文轉載自:海的巨人與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