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環境找出路-環境信託」講座 | 環境資訊中心

「為環境找出路-環境信託」講座

2010年12月16日

時間:99年12月19日
地點:澎湖海洋地質公園中心 馬公市西文里新明路71號(馬公市公所旁)

一、 前言 
對環境關心的人,常有一種焦慮的無力感,原因在於環境問題的集體性與無法排他性,使得個人能發揮的影響力很有限,個人在環境議題前常顯得渺小而無能。但西方環境運動的發展,結合公民社會的發展與財產權的定義,一種集體參與式的資源管理方式-環境信託,在國外已行之有年,並具有相當具體的成效。其影響的範圍由自然到文史的保存,均有成功的案例。例如-英國的「海神計劃」、日本的「龍貓森林」等。

而環境信託在台灣仍是剛起步的階段,即使是相關的法令仍未完備,但仍為台灣自然或文物的保存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維,不再只能藉由政府的管制作為,來達到資源保育的目的。現階段台灣主要引入的機構為「環境資訊協會」,今年與「彰化環境保護聯盟」為保護台灣大肚溪口台灣西海岸的最大一塊濕地,正以環境信託的方式試圖阻擋「國光石化」的開發案。也在全國各地推動「生態假期」的活動,這均屬「環境信託」的範疇。環境信託能以什麼樣的方式,在什麼樣的領域發揮作用,其實和公眾參與與當地社群的創意有關。

澎湖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與文史內涵,唯受到不當的建設與利用,以及民眾對於資源保育意識的缺乏,使得破壞的問題一直存在,而且常隨著對發展的追求而加速了破壞。事實上,環境信託的對象彈性極大,大到海洋、海岸,小到一古厝與一草一木,均可藉由參與者集體的力量達到保護的目的。在澎湖,我們是否可以用環境信託的做法,為我們所珍愛的環境而努力。我想最初,我們須得由對環境信託概念的認識開始。 

二、 目的 
(一) 在澎湖引入環境信託的概念,期望促成澎湖環境信託的發展。 
(二) 藉由參與者的共同討論,探討在澎湖進行環境信託的可能。 
(三) 導入一種新的環境保護的概念。 

三、 對象 
關心澎湖環境、文史保存的民眾20人 

四、 時間
99年12月19日

五、 地點 
澎湖海洋地質公園中心  馬公市西文里新明路71號(馬公市公所旁)

六、課程         課程內容/講師

09:00~12:00公民力量的實現-什麼是環境信託 環境資訊協會/孫秀如
12:00~14:00 午餐與午休
14:00~15:00 澎湖環境信託的現況 環境資訊協會/孫秀如
15:00~17:00 工作坊 全體

七、 連絡與報名:請提供下列資料,並回傳給連絡人蔡金美 grim57_yesman@yahoo.com.tw 0972029515 06-9268919
姓名: 
服務單位: 
電子郵件: 
用餐:□暈 □素 
聯絡電話: 

八、 注意事項:參加人員請自備杯具與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