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前即1947年,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嘉義的死傷相當嚴重;然而,當時的嘉義農校校長蔡鵬飛,是戰後嘉義農校的第二任校長,他被認為是學生軍總司令而遭到通緝,由於其得知風聲來得早,因此早在二二八事件前夕即於學校內進行『疏開』運動,也就是告知師生逃難、避難;因此,在事件後的犧牲名單中,嘉義農校犧牲者較為少數,蔡鵬飛校長的行動算是關鍵,由於蔡鵬飛逃的快,而且其姐夫是昭和元年(1926年)在嘉義開設振山眼科醫院的臺大醫學博士劉傳來(1900-1985),劉氏在昭和十年(1935)與十四年(1939年)連任兩屆嘉義市議員,戰後被臺灣行政長官公署遴選為嘉農首任代理校長;再加上蔡鵬飛校長在二二八事件後、局勢安定,才出來"自首",那已是年底的事了。後來蔡鵬飛校長(京都大學農業經濟系畢業)調至台南縣農林處擔任技正(算是渡過白色恐怖時期),後來才調回嘉義,才在蘭井街223號興建此住宅,成為半退隱方式,不敢再過問政治與公眾事務,努力將孩子們教育成醫科的路途、甚至讓其離開台灣;蔡氏雖是二二八事件裡運氣較好者,但其也算是二二八的受害人!其遭受的風風雨雨見證著台灣教育與政治最黑暗的一段歷史!----以上為陳澄波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江榮森描述
蔡鵬飛在1947年的遭遇,搞不好連其孩們都不知道,在二二八事件裡受害與犧牲的家屬往往都不敢再讓其孩子從事政治相關事務,往往是從醫為眾(為陳澄波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江榮森描述);其不但是嘉農校史一段重要的人物,其住宅-蘭井街223號,是日式木屋在台灣1960年代一批木建築的樣式,其建築在台灣的建築史及木建築上具有重要的價值(李乾朗描述),也是見證阿里山檜木砍伐時期進到另一個高峰
如今,透過這場保存運動,不但是想凸顯國民信託法仍然遲遲未修法完善,以致於未能如國外那般可以圓滿提供民間信念實踐與善心義舉以成全國土保護與文化資產維護之所需。同時也希望讓過去這段不被公開的歷史事件與故事得以光明呈現;況且,就市中心的商業運作下,世人思考的是拆屋、擴建、增建,汲汲營營的要賺錢、賺錢,相較於這種價值觀的是文化保存運動,這基地被保存下來,就是對抗『汲汲營營的要賺錢、賺錢是唯一發展的價值觀』~
這場運動是傻子與窮人合作對抗當今金權社會的好案例;因為倘若就投資的角度來看:此地方單行道與建闢率問題--建商不會買、難停車---生意人不會買、要純居住又嫌吵,所以說我們投資算是傻子,而且面對這土地的高檔販售價來看,我們窮人可以怎麼來發大願呢?這是一場用理、用情、用眾人力量合作的窮動~
這將是一場創意與協力的行動,也將是一場讓人感動、刮目相看的運動~
蘭井街223號的水井、老校長種的兩棵樹,還有都市難得一見的非水泥地-土埕,是未來環境教育的好基地;木建築可以讓人反省科技怎麼發展綠建築,還是無法與過去的工匠智慧相比;這基地將可以成為另一個類洪雅書房的基地,成為社會運動的後援會;這基地也將是類玉山旅社的創意與民間力再現的機會,僅就此尋求智慧與一同起草遊說稿並一起拜會屋主第二代,就此尋求幫助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