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永續會議:李遠哲說50年內不能放棄核能 | 環境資訊中心
深度報導

國家永續會議:李遠哲說50年內不能放棄核能

2006年04月24日
本報訊(李育琴、莫聞報導)

李遠哲在國家永續發展會議談核能廢存問題。中研院院長李遠哲21日表示,在再生能源、太陽光電和生質能源能夠普遍採行之前,當前仍不能放棄核能的運用,核能在未來50年之前,仍是比燒媒製造二氧化碳更乾淨的能源。此番談話在車諾比核災即將屆滿20週年前夕更顯敏感,對此,環保團體表示不滿,認為李遠哲低估了核能的安全性。

李遠哲是應邀在國家永續發展會議上進行專題演說時發表上述談話。李遠哲首先表示,地球對人類是無窮的大,然而隨著工業及經濟的發展,在有限的地球上,人們追求無限的資源享用,地球將由無窮變為有限。他提到1972年前往美國留學時看到美國人浪費資源的情形,感到不可思議。他認為未開發國家不應跟隨已開發或過度開發國家的腳步,走上浪費資源之路,「如果地球上的所有人都像我們這樣生活,地球受得了嗎?」

能源的開發使用是李遠哲特別提出討論的重要議題。台灣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每年每人高達12.40公噸,是全球人均排放量(3.98公噸)的3倍多。李遠哲表示,每次他到國外參加會議,國外人士總會特別提出這個問題詢問他,令他難為情。但三四年前,他即與主管機關官員談要改進,卻總是獲得「這將以專案處理」的答案,李遠哲無奈表示,「究竟是『專案處理』還是『專案不處理』?」

李遠哲表示當前核能的運用仍不能放棄。核能因核廢料處理問題,不能被接受,但是在新的科技,例如再生能源、太陽光電和生質能源能夠普遍採行之前,核能在未來50年之前,仍是比燒媒製造二氧化碳更乾淨的能源。他以科學家的角度提出建議,目前國外已經進行的核聚變技術研究,台灣不能缺席,人才的培訓格外重要。在50年以後,當石油、天然氣被消耗殆盡,再生能源的運用和新科技的發展,將是解決能源問題的利器。

李遠哲並針對海洋保護區的議題提出具體建議,他說希望將綠島規劃為「國際生態旅遊島」,推動第一個海洋保護區。他感嘆綠島豐富的海洋生態,卻因未加以好好規劃,每年有40萬觀光客踏上這塊小島,發生總總破壞生態和非法的捕魚行為。李遠哲以中研院所拍攝的美麗綠島海洋生態影片,期許他的提議成為本次全國永續會的一項具體計畫,為他的演講作結束。

支持核電引起反彈

戴炎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周美惠向李遠哲提出再生能源的可行性,表示她已親身實行完成再生能源動力屋。李遠哲支持核電的說法引起環保團體不滿,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後發表聲明予以譴責,並於網站上公佈數年前所拍攝的「入侵核電廠」影片。片中反核人士輕鬆進入核電廠,並以假道具模擬炸藥、飛彈攻擊核能機組,環保聯盟質疑李遠哲:「核電廠的不安全在於人為操作不當,並非儀器,怎麼可以說核電廠是安全的呢?如果李遠哲認為核能發電好,那請他將蘭嶼核廢料運到中研院去收藏好了。」

為凸顯核電的危險性,彰顯反核決心,環保聯盟在網站上公佈了數片「車諾比核災」紀錄片,以及反核人士「寧裸不核」(Rather Nude Than Nuke)的裸體影片,並將在24日假台北NGO會館舉行「車諾堡核災20週年座談會」,探討核能安全議題,並為核災難民致哀。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