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最好的朋友──關於台灣環境事件紀錄小組 | 環境資訊中心

時間,是最好的朋友──關於台灣環境事件紀錄小組

2002年09月18日
作者:高英勛 (台灣環境事件紀錄小組召集人)

總該為地球和台灣環境,再多做一點事吧。

朋友間不只一次的閒聊討論,都很容易會指向一些很根本的問題:關心環境,為的是什麼?得到些什麼?還有,我們做了些什麼?其實,這些都是很深層而嚴肅的問題,可能是關於環境倫理無止境的探究討論,也可能是複雜的成本效益分析。於是,透過這個機會,正好再問自己一次,關心環境,為的是什麼,得到些什麼,還有,自己做了些什麼。

身為台灣環境事件紀錄小組最一開始的召集人,再拿出去2001年7月寫的成立宣言,並不是一件麻煩的事:

《台灣環境事件紀錄小組成立宣言》
歷史,永遠都是最長的故事。
在環境資訊電子報發行週年之際,回顧一年來全球環境新聞的點點滴滴,不免有感於台灣環境事件的發展,不論是公害抗爭、溼地及保護區的破壞消失或辛苦保育,以及許多延宕多年的重大事件,多是資料散落,缺乏整理。
對於初接觸環境事件的人們,可能難以想像台灣的環境運動,並不是趕流行的三五年的工夫,而已經是二三十年的投入。
對於許許多多對環保生態議題還有些陌生的人來說,在需要為環境付出些許代價之時,他們要的,更不是情感或道德的「環境至上」,而是對事情的充份理解。
因此,要有人說故事,要有人寫歷史。
台灣環境事件小組於是誕生。

雄心壯志在這兒倒是昭然若揭的,任何一個比較熟知台灣環境運動史的人,自然可以大聲去質疑說,還有多少人記得當年多氯聯苯污染事件?或是反杜邦運動和李長榮化工、林園事件的圍廠抗議?更可以再去說,又有多少人知道當年查扣含多氯聯苯的米糠油,至少封存了十多年仍未被處理?二十年前的公害事件如此,十年前的RCA事件如此,未來還會有多少事件如此?理直氣壯一點都不難。理直氣壯甚至不只在悲傷哀痛,還可以是光輝喜悅。

近年來相關團體或地方社區,透過各種方式實質參與了台灣的許多生態保育行動,並已有許多顯著成效,又有誰在功勞簿上忠實為他們喝采呢?

誰在為這些事留下記錄!?

於是努力去紀錄,再努力去重現,在理直氣壯之下,更成了理所當然的事。然而,將近一年的規劃、籌備和蟄伏,並沒有讓我們交出一張很漂亮的成績單。雖然在資料蒐集上總有些進度,但在辦公室不起眼的資料庫伺服器,硬碟的角落裡,仍然僅有著零星的幾筆資料。面對許多熱情的義工,因為我們來不及有效回應而來來去去,心中對於這種等同於澆人冷水的結果,難以消逝的歉意還不知道要如何去傳達。如果在這時,還有誰理直氣壯的去質問誰,似乎只剩下心虛了。甚至,每當談到紀錄或歷史時,也總是要碰到最基本的問題:這些事,知道了,又怎麼樣?不知道,又怎麼樣?

回到最一開始的問題,關心環境,為的是什麼,得到些什麼,還有,自己做了些什麼。有一句長久以來在腦中打轉的話會一直出現:時間,是最好的朋友。雖然,在任何和歷史或紀錄有關的事情,還有許多公害和環境的議題上,時間總像是敵人,和時間賽跑跑輸了,常常結局就難以彌補了。這的確也是事實,而寫歷史本身也無能去補償過去的錯誤,背後的目的,也並不是要去窮究出誰是罪人、誰是先知。除了用大自然的力量或愚公移山的毅力來說明時間的無所不能外,我自己更喜歡對「時間是朋友」做這樣的解釋:在我們身邊的人之中,會有著未來的政府官員、企業主或有影響力的人。

如果因為我們再多說一次環境所面臨的問題和強調更深層的思慮,能夠在十年、二十年後,讓這些有影響力的人在要做出某一項抉擇時,能多停幾秒鐘,再想想是否遺漏了些什麼,而做出對環境負責的決定,就值得了。

所以,我們不停的看,不停的想,不停的說,就因為:時間,是最好的朋友,讓未來充滿了希望。在這樣的意念背後,台灣環境事件紀錄小組儘管步履闌珊,至此刻看到的有限,紀錄的不多,但仍然將不停的說。透過專欄的開設,我們開始說故事,不僅是為台灣環境的過去寫歷史,更是在為台灣環境的未來寫歷史。

這樣的答案很爛,不過好像也可以自圓其說:關心環境,為了未來;得到希望;而做了什麼呢?宣示需要一些勇氣,不過總是要大聲說出來:為地球和台灣環境,再多做一點事吧。我們將「成為台灣環境說書人」、「為台灣環境寫歷史」,因為除了時間,我們還有更多的朋友。


台灣環境事件資料庫的點點滴滴-資料庫的規畫與未來

記錄,有很多種形式。而台灣環境事件紀錄小組選擇了電腦資料庫。

資料庫萬歲

為什麼選擇資料庫,最根本的原因是:這是目前最有效的大量儲存設備。數位化的儲存方式,本身就已經很具吸引力了。一片光碟片的儲存容量至少是650MB,大約相當於可儲存三億個中文字,以A4紙張每頁600字來概算的話,則約是50萬頁的資料。傳統小型圖書館數萬本書的藏書量,改以數位化的電腦儲存媒體,很可能不過十來張光碟,數位化大量儲存的優勢便在於此:我們有能力掌握、儲存以往難以想像的資料數量,而不需要十分可觀的空間和維護成本,而變成為一座圖書館。

資料庫的優勢不只是大量儲存,更重要的特點在於使用上的效率。資料庫是以規畫過的格式將資料存入硬碟(或其他方式),由於電腦程式可以掌握其資料格式,因此本身被相當於完成了過去圖書館編目卡片的製作,使用者可以透過其對資料的特定需求,像是從書名或作者去尋找一本書一般,運用索引的方式迅速的找到所需要的資料。

因此,運用電腦大量儲存資料是為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礎,以便之後配合適當的分類或資料呈現方式,提升資料的可用性;同時,資料庫的搜尋功能讓資料的檢索更有效率,讓我們在面對如同上千上萬本書的資料量時,能夠知道從何開始,而不需要去逐一瀏覽。如果仍然只能靠著逐一瀏覽去找尋出我們真正所需時,即使我們能夠儲存、擁有大量的資料,只怕仍是鮮會有人去使用,如此一來,所有的紀錄,就失去了真正的意義。

規劃與構想

雖然這樣的資料庫一旦建立起來,能夠完成的事情很多,不過由於台灣環境事件資料庫最一開始的設立目的,在於嘗試去詳實記錄一件環境事件的發展過程和來龍去脈,因此規劃時基於下面兩點原則:

  • 原則1:以單一事件的發展為中心主軸;
  • 原則2:以日期為紀錄的基本單位。

在這樣的原則之下,目前台灣環境事件資料庫可以粗分為兩大部份,第一部份用來記錄目前資料庫中已經有哪些事件的相關記錄,並且同時記錄著這些事件的一些基本資訊。另一部份則是依日期為基準,記錄每一事件在不同日子所發生的事情,串連起來就可以成為事件的大事記要。(相關格式請參閱小組網站:http://www.e-info.org.tw/ecostory 的紀錄或是Excel樣版)

資料庫公開的精神與挑戰

台灣環境事件資料庫的構想一提出,便被付予不少期許。因此,參與的人常常會有種戒慎恐懼的感覺,怕如果資料內容不夠詳實齊全,甚或是錯誤百出的話,一旦公諸於世,會是難以收拾的局面。

不過,最後我們卻選擇了這樣的一條路:從一開始,即使我們只建入了一筆資料,也甚或仍沒有把握資料是正確的,我們都將我們已處理過的資料公開在我們網站之中。

這樣的選擇,主要來自於這一句英文俗諺所彰顯的精神:「The perfect is the enemy of the good」。如果一直處於過度的戒慎恐懼,而遲遲無法將資料釋放出來讓大家分享,那麼這樣進行下去能得到的成效,將會接近零。而在同一時期,公開原始碼(Open source)的風潮,也證明了「公開」也是讓品質提升極有效率的方式之一:因為所有的使用者或瀏覽者,都可以幫忙找出錯誤,並協助加以修正。

一旦參與者能夠體認到公開建構資料庫的精神是「自然有許多認真的人幫你做double-check」,而不是大家看到錯誤會鄙視嘲笑,那麼我們蒐集資料和建構資料庫的速度,便能夠大幅提升。

成果產出

有了這樣的資料庫,我們馬上便會有一些成果產出。首先是透過電腦程式,自動形成大事年表。對單一事件來說,可以透過大事年表看出整個事件發展的歷程;而對全面性的環境議題來說,則可以看出同一時期的環境事件之間彼此的相互關連。

另外,資料庫可以提供搜尋等功能,以提供環境團體、研究者利用此來進行檔案紀錄,或使用已經記錄在資料中的內容。

未來的期望

目前的成果,都已經逐步累積在台灣環境事件紀錄小組的網站和資料庫中。對於這樣一個資料庫的發展,我們自然也有些期許。

一、資料共享:讓投入相關事件最深的團體,來完成最詳細的紀錄,並得以讓所有人一探事件的來龍去脈。也可讓不同觀點的羅生門說法並呈,從多方面切入瞭解相關的事件發展,而形成一個共同的對話場所。

二、技術共享:目前已經完成的資料庫技術,可作為環境事件長期追蹤的現成紀錄工具。而在同樣的架構下,也可讓各民間團體運用,紀錄不同領域的事情,不限於環境議題,只要是以事件為主軸,以日期為記錄的單位,都適合直接運用我們的資料庫技術。

然而,所有事情的推動,都難免會有經費、人手等等的限制和阻礙。因此,我們希望能藉著資料庫公開的精神,讓所有的人都能夠一同參與資料的建置和修正,讓這些限制不會成為無法前進的阻礙。

結語

最後,免不了仍然是口號式的呼籲:請你也為我們寫一筆記錄,共同為台灣的環境寫歷史!如果有任何可以收錄到台灣環境事件資料庫中的內容,或是發現我們既有的資料有缺漏錯誤,希望能馬上和我們連絡,讓我們共同來完成這個永遠公開的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