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尾指柱蘭與小小人族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寫

雉尾指柱蘭與小小人族

2011年07月31日
作者:楊家旺

2011年4月4日,我在電影院第一次知道了小小人族。米林宏昌執導的《借物少女艾莉緹》,讓我明白小小人族恐怕不只一個支系(例如艾莉緹一家三口很像都市人,而救了艾莉緹父親的史皮勒則是原住民)。由於小小人族「絕不能讓人類發現」的緣故,我想多數應該都搬到森林去住了(像艾莉緹就是因為被人類發現,所以父親決定舉家遷移到森林)。既然如此,我有一種感覺,如果我常到森林,並認真注意週遭,敏銳觀察,必然有機會撞見小小人族。

看完《借物少女艾莉緹》隔天,也就是2011年4月5日,我到某一座森林去尋找小小人族的蹤影。一整個早上,我只發現一些昆蟲、蜘蛛,沒看見什麼小小人族,直到下午大約4點27分,因為拍攝一株蘭花而意外發現了小小人族。我知道內心雖然激動,但是必須保持冷靜,不能讓小小人族知道我發現了祂們,不然祂們肯定會舉家遷移。同時想請讀者見諒,為免小小人族被人類干擾,我不能說出祂們所在的地點。我所發現的小小人族應該是從北極遷徙過來的,因為祂們仍保有愛斯基摩小小人族的衣著特色,即穿著套頭的禦寒雪衣。我特別喜歡祂們白色雪衣胸前的綠色愛心紋飾,給人一種清雅的感覺。

回家後,為了瞭解我所遇見的小小人族究竟是什麼來歷,我進入了網路世界。想在網路世界暢行無阻,需要的常常不是一把萬能鑰匙,而是一個又一個準確的關鍵字。第一個準確而重要的關鍵字是陳仁杰給我的,他給我的關鍵字是「指柱蘭」。指柱蘭是植物界蘭科植物的一屬,蘭花和小小人族有什麼關聯呢?我帶著疑惑進一步將《TaiBNET台灣物種名錄》網站裏的指柱蘭屬(GenusCheirostylis)所有種類都搜尋一番,比對照片,最後舉棋不定於中國指柱蘭(Cheirostylis chinensis)和雉尾指柱蘭(Cheirostylis cochinchinensis)的抉擇。最後,是胸前那一塊綠色愛心提供了我答案,中國指柱蘭胸前的綠色顯然不是愛心,雉尾指柱蘭胸前的綠色才是愛心的形狀。且雉尾指柱蘭的唇瓣裂深於中國指柱蘭,這大概也是「雉尾」這一美麗名稱的來由吧。

搜尋雉尾指柱蘭的過程裏,無意中得知一本書,叫《亞當奇童書》,書裏記載了愛斯基摩小小人族如何變成雉尾指柱蘭的歷史。那是一段動物演化成植物的歷程。話說冰河時期,台灣島和中國大陸是相連的,而且天氣寒冷適合原本居住在北極的愛斯基摩小小人族生存。於是愛斯基摩小小人族就漸漸遷居到世界各地了,正是這個時期,部份的愛斯基摩小小人族來到了台灣島。冰河時期結束後,台灣海峽充滿了海水,台灣島和中國大陸再度分離,這過程其實是非常漫長的,漫長到愛斯基摩小小人族得以逐漸演化到可以適應較熱的氣候,當然,在適應演化的過程裏,低溫仍是祂們的偏愛,因此祂們逐步往山上遷移(畢竟隔著台灣海峽也不可能再回到北極去了)。往山上遷移的原因,我認為不只是氣溫因素,可能還有人類因素。小小人族向來「避免被人類發現」,山上人少,適合小小人族生存。同時,為了避免人類發現的最好方式便是「不動」,不動的過程讓祂們漸漸從動物演化成了植物,於是成了雉尾指柱蘭。

即使變成了植物,雉尾指柱蘭仍保有過去愛斯基摩小小人族的樣貌。我請讀者看看以下的這張照片,雪衣套頭裏愛斯基摩小小人族的臉孔依然清晰可見。

演化成植物後的愛斯基摩小小人族,一輩子就待在植株上,植物般靜靜地度過一生,直到老死依然待在植物上,死後的枯骨依然穿著這件愛斯基摩小小人族特有的雪衣,依然套頭,只是頭裏的臉孔已成骷髏,就像下面這張照片一樣。

這就是《亞當奇童書》裏關於愛斯基摩小小人族演化成雉尾指柱蘭的記載。英國作家Mary Norton的《The Borrowers》一書,對小小人族的描述更多。可見,這個世上見過小小人族的人類其實不少。只是,我們人類該如何與這些總是「避免被人類看到」的小小人族共處呢?或許,這是相較於小小人族的龐然大物、自稱萬物之靈的人類應該仔仔細細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