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的,今年的景氣還是在一片蕭條聲中持續低迷,不過經濟發展沒有盡如人意,並不代表環境問題就可以擺在一邊。事實上,在這個可以是危機(環境問題被刻意忽略),但也可以是轉機(環境壓力暫時紓緩)的時候,正好是大家可以坐下來運籌帷幄的時候。
舊帳算不完
今年發生的一些環境大事,如果不回過頭去看看陳年往事,可能一時會弄不清楚。
像年初開始傳出的缺水問題,以及後續發生的農民抗爭,其實只是水資源缺乏總體規劃的老問題,水價不合理、自來水管線沒錢修、水資源調度沒有制度化…。不過儘管如此,年初的一片檢討聲後,政府似乎也沒有太大的改革。水價合理化的方案被行政院臨時抽回,自來水管線也只好繼續沒錢修,農委會、水利署、用水單位仍然一次次地開會協調,再一個個隔空喊話。台大土木系李鴻源教授預測,「未來缺水問題會變成常態」,水資源的總體規劃真的是不能再拖了。
除了水資源的問題以外,馬告國家公園要不要設立的問題,更是一個幾十年來的心結。原住民對政府的不信任,是長久以來在土地、尊嚴與生存權被控制操弄以後,累積而來的強大能量,在這個議題上獲得釋放。阿扁政府強調的「新夥伴關係」到目前為止,還停留在理想的階段,真正的共管或自治是什麼,還沒有人可以說得具體。
社區帶動龐大的政治機器
不知道是民間對政府已經不抱任何期望,或是民間不想再倚賴政治機器,社區堂堂成為今年環境大事上最耀眼的主角。
可能只是在去年,還有很多人把廚餘回收視為舊農業社會,落後貧窮的象徵,但是今年在許多社區,廚餘回收已經成為家庭主婦的最愛,並且受到民眾普遍的認同。三年前就開始推動廚餘回收的劉力學說,在最近幾個月「一個月有一千多人來參觀堆肥場」,而全台各地成功推動廚餘回收的社區,更是洋洋灑灑一大票。「從上到下不會有結果」,劉力學認為,「民間不要等政府,廚餘回收關係到的是自己的生活」。
而另一個讓政府單位也感到驚奇的,就是農委會從今年五月開始推動的社區林業。從推動至今短短的半年時間,就有64個社區獲得農委會的補助,其中還包括42個原住民部落。農委會林務局局長黃裕星表示,花這麼少的錢,獲得這麼大的回響,「不曉得社區力量這麼大」。
看得到未來
在這個經濟發展還在休養生息的時候,在某方面仍然能嗅出政府對環境友善的誠意。
環保署在景氣蕭條的情況下,不顧塑膠製造業者的強大壓力,在七月一日正式實施購物用塑膠袋與免洗餐具限用的政策。儘管業者於12月17日走上街頭強烈表達不滿,環保署長郝龍斌卻仍然在23日重申政策不變的決心,讓所有民眾不得不改變被寵壞的購物習慣。當然這種源頭減量的政策理念,比起事後收拾殘局的焚化爐政策更是讓環保人士贊同。
另外一個是號稱「環境憲法」的環境基本法三讀通過,雖然在各媒體只是短短地一筆帶過,但是這部讓所有關心環境的人期待了十四年的法案,卻是「代表台灣社會對環境意識進入新的階段」,法案推動者之一的賴勁麟立委這麼形容它。雖然法案中明白表示經濟、科技、社會發展與環境發展有牴觸時,應該以環境保護為優先,但是這些精神還是要靠許多相關法案的訂定才能落實。像是非核家園的理念,雖然在第23條條文有明文規定,但是核四興建的爭議,以及核廢料的處理問題,卻還是在沸沸揚揚之中。
今年的環境事件中,有沈痾已久的老病,有開創新局的處方,也有腳踏實地的土法鍊鋼,要下一個簡單的註解並不容易,我們只能說:大家再繼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