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事件頻傳 救災除污大考驗 | 環境資訊中心
社論

環境事件頻傳 救災除污大考驗

2005年08月06日
作者:許心欣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常務理事)

七月以來台灣發生多起環境污染事件,前後包括中油林園廠氣爆、台中欣晃化學工廠大火,永昌輪在高雄南寮漁港漏油,還有高雄食品廠機油槽外漏,污染典寶溪等,又有海棠颱風來襲,造成全台多處橋毀路段,淹水停水等災情。面對這些天災人禍,考驗的是相關單位的防災、救災、治水、除污以及整治等能力,檢驗各單位是否有足夠的能力與設備來處理各種災害狀況,如何及時控制災情,避免污染擴散,此項能力攸關災情現場週遭居民與環境的健康與安危,如何提升應變處理能力實為課不容緩的課題。

在欣晃大火翌日,台中恰好有一場消防演習,參與單位火速趕到現場,迅速達成任務,與前一日苦等多時才有化學消防車趕來處理的窘況,無法同日而語。雖然演習與實戰會有差距,我們期待相關單位能盡力將落差縮小,在災難發生之際,均能有最迅速、最妥善的應變處理。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朝,如何加強相關單位增進對污染性、毒害性災害的處理能力,否則萬一發生環境災害時就能立見真章,反映出實際的危機處理能力。

中石化台南安順廠戴奧辛污染事件尚未告一段落,又傳出發現一處污泥含有超高濃度戴奧辛,可能為史上最嚴重的戴奧辛污染,政府將花費十三億元進行賠償。令人憂心的是受污染的土地如何整治是一項棘手的重大課題。土壤污染是最難處理而且花費最鉅的,除了要進行農作物的賠償徵收銷毀等,土地的復育更是高難度工程,而且可能需要耗上數十年的時間,卻都無法恢復原狀。

雖然政府單位的救災能力令人憂心,不過近日數項措施倒是值得肯定。首先是行政院長謝長廷帶頭脫掉西裝,穿起夏衫提倡冷氣不要開太強,以節約能源。再來是環保署推出「限制產品過度包裝草案」,規範產品包裝層數及材質,若有過量包裝將會開罰。以上二項措施其實環保團體早已呼籲提倡多年,但政府單位遲遲沒有拿出辦法,以致於經常可見穿外套吹冷氣,以及包裝繁複的禮盒與產品,平白消耗許多電力能源與資源。欣見政府實施環保新措施,期待能夠確實落實,而非只是首長作秀,上上新聞而已,必須落實在每一天、每一處,而產品包裝減量政策期望不要落入立法從嚴、執法從寬的老毛病,能收確實改善國內產品包裝繁複惡習之效。需知,少耗一些能源,少用一些包裝材料,就能從源頭減少一份污染源,比起事後的除污整治效果,可說事半功倍。

日前民間團體聯合指控多處廢棄物掩埋場有嚴重污染,環保署將全面清查全台一百多座掩埋場,查有污染就將關閉。屬於鄰避設施之一的掩埋場為所謂的環保設施,結果現在沒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卻反成了大污染源,顯示相關管理單位並未確實盡到監測與管理責任,任由掩埋場滲出水污染鄰近土地及水源,常都得靠民間力量自救揭發污染情事,而像中石化污染事件,則是發現已久卻遲未處理,受害居民多年來都無法得知真相,迄今數十年方能得到一些賠償金。政府無能,百姓就十分無奈,吃的有黑心食品,用的也有黑心產品,萬一遇到災害,救災腳步聲聲慢,健康與身家財產沒保障,談賠償還等碰運氣,凡事只能自求多福,真的只能期待政府硬起來,公務人員都能以黎民蒼生為念,克盡職責。

本文同步刊登於第197期《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