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有部落:2012東華小米園之文化實踐—「布農族射耳祭」 | 環境資訊中心

教室有部落:2012東華小米園之文化實踐—「布農族射耳祭」

2012年06月08日

教室有部落:2012東華小米園之文化實踐—「布農族射耳祭」

一群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原民院)的年輕學子,於2011年底以自發性的學習行動,首創全台唯一的校園小米園,藉由復育小米,彎腰做「農人」,傳承原住民族傳統知識,營造多元族群的文化空間。如今,小米們開始結穗,「農人」將於2012年6月11日上午9點起,於東華原民院首次將布農族傳統祭典—「射耳祭」帶入校園。

布農族一年之中最盛大的祭典為射耳祭,也是布農族的成年禮,此次東華小米園也將為大一新生的「農人」舉行成年禮儀式,象徵東華小米園的故事開始與茁壯,也藉由傳承原住民族的文化精神,成為東華小米園獨一無二的傳統。

此次活動特邀花蓮縣卓溪鄉太平部落的Lavian(傳統領袖)—余重男耆老(diang istasipal),來擔任此次射耳祭的文化指導,從旁協助「農人」們完成射耳祭的傳統祭儀,同時,也邀請中興、崙天及古風部落的耆老們,共同指導布農傳統殺豬分食的文化祭儀,包括「農人」們的家中長輩及本院師生,共同來慶祝東華小米園的射耳祭,將部落與校園結合,推廣族群文化,以及豐富的傳統祭儀精神。

「農人」在花蓮卓楓國小民族資源教師—張小芳老師的帶領下,到古風部落學習資深美女---那玉妹(tina Isuz)傳統「小米釀」技術,透過積極主動的學習與小米實踐的行動,重新連結與部落和土地的親密關係,讓「農人」們體驗原住民釀酒的物質文化意涵。

近80餘歲的余重男耆老(diang istasipal),長年投入文化傳承工作,退休後,更專心負責鄉內文化指導的工作。卓溪鄉每年的射耳祭活動皆是由余重光耆老負責帶領,此次活動,結合本校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碩士生—古畢亞‧那凱蘇蘭與東華小米園的學生協力合作,希望能夠喚醒當代的年輕人,重視部落的祭儀活動,也肯定這群年輕「農人」在東華復育小米的努力與傳承文化的決心。

本次活動內容除了射耳祭的傳統祭儀,會中「農人」們將親自進行殺豬宴客的祭儀活動,下午也會舉辦傳統競賽,包括負重、生火、抓雞及拔毛,歡迎對於原住民族文化有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參與,和我們共同學習!

時間:100年6月11日(星期一)上午9點至下午16點
地點: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一樓菱形廳廣場
聯絡人:胡克緯 電話:0980456978
Email:isdanda333@yahoo.com.tw
當日流程
8:00~9:00
前置作業準備
9:00~9:30
射耳祭傳統儀式
1. 祭槍祈福
2. 過火
3. 洗眼吹耳
4. 成年禮(射耳)
5. 唱祭禮合音tastas
9:30~11:30 殺豬
地點:東華小米園
11:30~12:30 回到菱形廳宴客,準備報戰功。
12:30~14:30 1. 唱名領豬肉
2. 聚餐
3. 演唱布農族飲酒歌(全體族人)
4. 布農族學生會表演(娛樂老人家)
14:30~15:30 分組競賽,地點:東華小米園
1. 負重+生火
2. 抓雞+拔毛
15:30~16:00 閉幕式,地點:菱形廳廣場。
1. 耆老祝福
2. 各學生會講話
3. 歡送耆老

※實際活動內容依當日情況調整。

主辦單位:東華小米園 暨 布農族學生會
協辦單位:東華大學部落青年服務團、多元文化服務社、FATS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