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署主旨】
竹塹城是清代淡水廳廳治所在,文化薈萃。
如今,新竹市文化資產遭遇空前大浩劫。
眷村社區與日式宿舍消失,不勝枚舉...
今年三月,清代「北門老街」十一間街屋,遭到拆除。
六月底,清代竹塹兩大家族之一的林占梅「潛園」門樓,遭無預警剷平...
下一刀,即將砍向「新竹監獄日式建築群」!(層級更勝國定古蹟「嘉義舊監獄」)。
目前尚未進行任何文資調查,官方卻已編足拆除預算,即將草率剷平全區珍貴日式建築群,配合都更房地產開發。
竹塹文化資產大屠殺進行中! 市長,您在哪裡?
請停止拆除計畫!留下新竹監獄日式建築群!
如果,您,也不願見到竹塹城文化資產一再消失,也反對草率拆除新竹監獄日式建築群,也支持文資再生。歡迎加入全國連署行列!
期盼,這個小小連署活動,能成為保存日式建築群的一道曙光,成為促使新竹在地人關心家鄉文化資產的一份催化劑,更成為觸發台灣各地的你我各自反身思考、聆聽、遠矚與回顧的一閃靈光。 都是為了這個城市---臺灣的竹塹城!
【詳細資料】
連署聲明詳細圖文版(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374008555998451&set=a.374008495998457.87320.100396596692983&type=1&theater
連署聲明詳細圖文版(Blog):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10946/
PDF下載「停止拆除新竹監獄日式建築群」連署聲明:https://docs.google.com/open?id=0Bw4JAOnCFrPycGxSV3lRLVlfc1E
PDF下載「新竹監獄日式建築群」詳細基礎資料:https://docs.google.com/open?id=0Bw4JAOnCFrPya2hIMkJMU2pQOTQ
【連署網址】: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1207207425400
【三大主要訴求】
一、新竹市文化資產正面臨推土機式的毀滅,新竹市長您在哪裡?
眷村、北門老街、潛園,及新竹監獄日式建築群,新竹文化資產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大屠殺。
迄今,我們沒有看到新竹市市長出面力保文化資產,沒有看到新竹市文化局任何積極作為,只見放任先人文化資產一一遭到拆除,市民歷史記憶盡成碎礫。
「文化科技城」已淪為口號,新竹市已成文化沙漠,除了米粉和貢丸,我們還剩下什麼?請新竹市市長出面,捍衛竹塹城文化資產。
二、新竹監獄日式建築群見證歷史,是水泥都市的綠肺,是文化創意基地,不能淪為都更房地產炒作
新竹監獄日式建築群,是臺灣獄政史上第一座少年監所,是全臺最高級四大刑務所之一,層級更勝目前國定古蹟「嘉義舊監獄」。見證殖民政權更迭,是百年獄政、司法史重要文化遺產。
目前尚存一座仿巴洛克式建築、周圍20棟日式官舍暨一棟演武場。基地完整,群落配置井然,庭院生態豐富,整體文化資產價值顯而易見。文化局卻未啟動調查,未賦予任何法定文資資格。
我們反對大肆夷平,反對淪為膚淺都市更新的房地產炒作基地。
我們需要開放綠地,日式宿舍特有庭園文化、植栽和老樹,是水泥都市之肺,可讓缺乏綠地的新竹市北區,呼吸一口新鮮空氣。
我們需要竹塹文化創意基地,讓日式建築群成為臺灣矽谷文創基地,讓新竹成為真正的文化科技城!
三、停止粗暴拆除新竹監獄日式建築群,儘速啟動全區文化資產調查!
悲劇殷鑑不遠,來者可追。失去了北門老街和潛園的新竹市,不能再失去難能可貴的新竹監獄日式建築群。
然而,官方卻要在未進行任何文資調查前,欲草率拆除新竹監獄日式建築群,我們反對這樣「不經審判,直接判處死刑」的官方態度與作為。
我們呼籲,儘速召集文資專家學者,啟動全區文化資產調查。
並且,在完成調查且確定價值之前,全面停止新竹監獄日式建築群的拆除計畫。
【三個呼籲】
一、 新竹市市長應就一連串文化資產破壞事件,負起全責,公開說明新竹市文化資產政策何在。
二、 即刻啟動調查「新竹監獄日式建築群」的全區文化資產價值。
三、 在確立「新竹監獄日式建築群」的文化資產價值之前,全面停止拆除計畫。
【發起&聯繫】
發起單位:竹塹文化資產搶救聯盟.OURS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文化遺產筆記
協同單位:新竹市老屋發展處
E-mail:hsinchu.heritage@gmail.com
Facebook:請搜尋「文化遺產筆記」
感謝各領域專家學者共同支持(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鴻楷(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榮譽教授)。林志成(林志成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林漢良(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助理教授)。夏鑄九(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陳板(第三工作室主持人)。陳育貞(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宜蘭工作室負責人,中原大學景觀學系/兼任副教授)。陳信安(嘉南藥理科技大學觀光事業管理系助理教授)。陳瑞樺(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張秀慈(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助理教授)。張維修(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博士候選人)。曾光宗(中原大學建築系系主任)。曾旭正(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副教授兼代院長)。黃瑞茂(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黃麗玲(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所長)。褚瑞基(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楊文全(前新竹蒲公英文化工作室負責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博士)。劉可強(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潘國正(IC之音(竹科廣播)節目主持人,前中國時報記者)。鍾喬(差事劇團團長)。謝雨潔(中國文化大學地理學系助理教授)。蕭百興(華梵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名單陸續整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