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雄社會論壇:國家公園與公共財治理 | 環境資訊中心

大高雄社會論壇:國家公園與公共財治理

2012年08月31日

主辦單位:地球公民基金會、高雄市綠色協會、高雄市教師工會、高雄市野鳥學會
     美濃愛鄉協進會、美濃愛鄉文教基金會、台灣濕地保護聯盟、家園韌力協會
     旗美社區大學、財團法人鍾理和文教基金會、美濃八色鳥協會
     老高雄文化行動紀錄、高雄NGO工作者工會
協辦單位:高雄市政府
時間:2012年9月16日(週日)09:30~18:00
地點:高雄市新客家文化園區視聽室(高雄市三民區同盟二路217號)
連絡單位:美濃愛鄉協進會 e-mail:mpa19940410@gmail.com
網路報名: http://goo.gl/Skj2q

社會的多元與進步有賴公民意見的積極參與,起源於2010年的「大高雄社會論壇」,乃是縣市合併後統合整個大高雄地區,匯集公民社會力量、發展公共議題的重要對話平台。此次,論壇主題定調為「國家公園與公共財治理」,邀請大高雄地區的公民團體深入探討近年備受關注的「美濃國家自然公園」議題。

回溯本議題的發展脈絡,可以說從美濃反水庫的第一秒鐘起,自始至終未曾終止催生自然公園的意念:1996第二屆「美濃黃蝶祭」,澳洲綠黨國會發言人Bob Brown專程前來,分享了澳洲塔斯馬尼亞島上,福蘭克河流域從反水庫運動到建立自然公園的過程;1997第三屆「美濃黃蝶祭」,高達95%的參與民眾投票主張黃蝶翠谷應設置為「生態公園」;民眾對於黃蝶翠谷共同想像的未來藍圖呼之欲出。

回看1990年代起的南方綠色運動,讓衛武營都會公園、愛河整治、柴山自然公園、高屏溪、藍色東港溪復育、濕地保護、台江國家公園和黃蝶翠谷公園等公共財得到了捍衛與建設,亦獲得正、反、合的辯證式發展;政府在資源方面的經營與投入,如何與民間社團及在地民眾的期待,共同協調出一條平衡的實踐道路,目前仍在摸索、嘗試的磨合階段,需要更多的耐心並保持敏銳度來靜觀其變、討論策略,創造一個新契機萌芽的條件。

時間

議題

報告人/與談人

主持人

9:30-10:00

【主題演講】

從海德格「死亡時間」哲學談南台灣綠色運動

曾貴海/ 鍾理和

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盧友義/ 高雄市綠色協會理事長

【主題一】從美濃另類發展到推動國家自然公園

10:10-10:30

從美濃反水庫到

美濃國家自然公園

劉孝伸/ 美濃愛鄉協進會前理事長

邱毓斌/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系助理教授

10:30 ~12:00

回應與討論

與談人:

(各15分鐘)

涂妙沂/ 作家

傅志男/ 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

魯台營/ 高雄市綠色協會副理事長

黃鴻松/ 美濃八色鳥協會理事長

12:00~13:15

午餐與休息

【主題二】美濃國家自然公園的可能性

13:30~13:50

保護區共管之分析

盧道杰/ 國立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助理教授

邱花妹/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13:50~14:10

共管與經營模式的討論

邱靜慧/ 美濃

愛鄉協進會總幹事

14:10~15:40

回應與討論

與談人:

(各15分鐘)

李根政/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陳仕泓/ 關渡自然公園處長

翁義聰/ 濕地保護聯盟前理事長

羅柳墀/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助理教授

15:40~16:00

茶敘

16:00 ~16:30

從國土規劃角度看美濃國家自然公園之設立

李永展/ 中華經濟研究院 研究員

廖本全/ 國立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

16:30 ~17:50

交叉討論:

美濃自然國家公園需要什麼樣的模式?

全體與會者

張正揚/ 旗美

社區大學主任

17:50~18:00

論壇總結

鍾秀梅/ 美濃愛鄉協進會理事

 

活動日期: 
2012-09-16(週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