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通知:推動「媒體播報PM2.5空氣品質動態」 ~台灣環境保護新里程碑~ | 環境資訊中心

採訪通知:推動「媒體播報PM2.5空氣品質動態」 ~台灣環境保護新里程碑~

2012年10月06日

地點:新民高中綜合大樓9樓國際會議廳(崇德路門口); 台中市北區崇德路一段88號
日期:2012年10月7日
研討會時間:09:00~11:50 記者會時間:11:50~12:20
新聞聯絡人:台灣生態學會蔡智豪秘書長
Email:tsaijrhao@yahoo.com.tw (link sends e-mail)(臉書)

發起單位:

民意代表/立委林佳龍辦公室、立委楊瓊瓔辦公室  台中市議員黃國書辦公室

民間團體/台灣生態學會(楊國禎教授、張豐年醫師)、彰化縣醫療界聯盟(葉光芃醫師、黃敏生醫師)、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王敏玲副執行長)

~新聞稿~

根據台中市政府主計處統計數據,台中市2011年十大死因,惡性腫瘤居死因之首,平均每2小時就有1人死於癌症,其中第一名為肺癌,十大死因第二、三為心臟、腦血管疾病。而這些死因都與嚴重的「空氣汙染」有關。

我國自今年起公告空氣汙染細懸浮微粒(PM2.5)的標準值,日均濃度為35 ug/m3,年均濃度15 ug/m3。但WHO建議細懸浮微粒(PM2.5)日均濃度為25ug/m3,年均濃度10 ug/m3。因 PM2.5值愈高,會增加心肺疾病、肺腺癌發生率及總死亡率,故為維護國人健康,環保團體仍建議政府參考WHO的標準為宜。

台灣生態學會自2012年8月21起發動志工以照相監測台中市的能見度來對照PM2.5空氣汙染的狀況。目前監測期間共44天,若以WHO日均標準比較環保署台中西屯測站的資料,則有32天不合格,73%,其中9月18日日均值高達63ug/m3,9月19日清晨6時更上升至82 ug/m3,相關醫學研究已指出,瞬間飆高的空汙濃度,將會提高猝死、中風等疾病發生。而台中入夜後空汙濃度飆高情形有27天,61%

探究入夜空汙濃度升高情形,以10月1日環保署公告的空氣品質濃度圖為例,接近南彰化的濱海地區,夜間19:00開始放出高濃度的汙染物,而使圖面呈現可怕的紫色100~211ug/m3,此汙染物向四周擴散,進而影響到台中市,如圖1.。繼續比對近二個月內中台灣入夜後空汙(PM2.5)飆高的源點,9/6晚上24:00又是南彰化濱海地區,9/19上午08:00則是雲林濱海地區。一個排晚上、一個排白天,24Hr,似全年無休,如圖2。

許多台中市民眾誤以為上下班的尖峰時間,空汙最嚴重,但經這一個半月來的觀察,入夜後才陷入危險的濃度,主要汙染源應為大型工業區之固定汙染源。為維護台中市民的健康,台中市的民意代表立委、市議員、民間團體共同發起「推動媒體播報空氣品質動態」。期望藉由即時的播報資訊,讓民眾知道何時的空汙狀況嚴重,進而避免、減少此時段之戶外活動,此資料亦可提供各級學校參考,來維護學童健康。

「媒體播報空氣品質動態」為全國創舉,
亦是台灣重視環境保護的一個新里程碑。

 

圖1. 2012年10月1日17:00~22:00環保署公告的空氣品質濃度圖。

圖2.中台灣空汙(PM2.5)飆高源點,9/6晚上24:00又是南彰化濱海地區,9/19上午08:00則是雲林濱海地區。

   

2012年第六屆環境論文研討會「空氣汙染」研討會議程:

時間

主題

主講人/主持與談

簡介

08:40~09:00

報到

09:00~09:30

開幕式

主持:楊國禎教授

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靜宜大學生態學系

09:30~10:00

讓孩子們看得見藍色的天空

主講:林佳龍博士

美國耶魯大學政治學博士;第八屆立法委員

主持:劉曜華教授

逢甲大學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系

10:00~10:30

台中市空汙管制具體作法與願景

主講:蔡炳坤博士

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台中市副市長

主持:楊瓊瓔 立委 

第八屆立法委員 

10:30~10:50

茶敘

10:50~11:20

台中燃煤電廠改天然氣發電之環境效益探討

主講:莊秉潔教授

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

主持:林素華教授

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

11:20~11:50

細懸浮微粒(PM2.5)對國人健康的影響

主講:葉光芃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科醫師

主持:張豐年醫師

台灣生態學會顧問、豐壽診所外科醫師

11:50~13:00

記者會、午餐

 

 

 

 

 

 

主辦單位:台灣生態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