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無驚無險度過了傳說中的世界末日,反而年底「全國產業發展會議」有關血汗經濟以及環評是否阻礙經濟的論戰,戰火餘溫猶存,今(2013)年,經濟 vs 環保的論戰,必定仍將持續,但也會有愈來愈多人認識到,發展的途徑不只一條,綠色經濟的可能性將受到更多討論與釐清的機會。
前瞻2013,其實我們發現是有愈來愈明顯的趨勢顯示環境與經濟的確是相輔相成,而環保與經濟對立的說法才是「假議題」,今年我們選出的前瞻主題包括「環境影響評估」機制的興革、廢核趨勢、綠色經濟趨勢、從反對美麗灣渡假村運動開展出來的「東部發展綠色想像」等。
從後續文章的探討,我們將發現,藉著環保團體與在地團體合作,運動的論述往往都能突破「反對開發」的表面議題,而是轉向希求「綠色發展」的規劃和討論,就看2013年,這股趨勢能否與少部份政府部門有在推動的綠色經濟發展方案、如社區林業、里山精神等相互碰撞,擴大這股潮流的認同度。
而反對東海岸BOT給財團開發,是希望政府在扶貧、微額貸款、社區綠色發展多下點功夫和精神。主張加強環境影響評估的把關,其實是希望藉著堅守程序正義的底線,讓不同的聲音,包括藉由嚴謹調查得到自然資產的意見,得以公平的被看見。
其實,2012年RIO+20世界永續發展高峰會的主題,就是探討綠色經濟的可能,藉由保護人類賴以為生的生態體系,人類的存續才得享有生態體系提供的衛生、保 健、維生、飲食、安全無虞的水土空氣,──而這些都是維繫人類生活品質和福祉的基礎。我們可以看到,在2012年不少政府部門參與了這項國際盛會,相關的思潮是否已進入政府部門的規劃中,讓我們拭目以待。
另外,環境相關的政府體制方面,現在正在籌備的環境資源部,設計多個部會的改組和整併, 其中尤以林務局相關單位的編整最受矚目,例如該不該區分森林保育、林業生產?分屬環境資源部和農業部?可以確定的是,政府組改不是一朝一夕,經過各方不同 利益代表的折衝與妥協後,勢必與原初的規劃有所差距。另外一項同樣是政府體制相關的趨勢,則是溼地法的立法,以及反對科學園區搶水、搶地、反污染,勢必仍 是民間團體關注的重點。
核四爭議方面,除了要求發展再生能源發電、以及希望社會上能有一個「電力需求零成長」的想像之外;隨著資訊逐步揭露,原本政府或台電「核能安全」、「電價將上漲」、「停建付出龐大違約金」等說辭也陸續遭到挑戰,讓更多人走出論戰的迷瘴。
可喜的事,最近環境公民運動上多了很多以往不曾見過的新面孔,越來越多來自主流與非主流的音樂人、詩人、插畫家、演藝人員,運用自身的影響力替環境發聲;今年,藝文界的環保聲浪必會更為壯大,特別是在守護東海岸、守護優質農業、守護海洋等議題上。
最後,我們會在此系列談到前些日子很多人關注的「中國因素」,在環境的議題裡,也同樣存在。這個源自西方國家探討中國崛起帶來影響所用的辭彙,最近因中資介入台灣各領域,包括媒體、觀光業、房地產等,也成為民間關注的現象。譬如日月潭向山旅館BOT,一些港阜開發、或是資本的圈地包括民間關注的圈地、賣地等議題,中資來台都會是全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