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海:海是我們的另一片土地】
關心台灣海洋環境、生態、及海洋文化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繼2012年受邀至澳門城市藝穗節參與「送海:海洋文化交流計畫」之後,今年(2013)三月至六月推出「誦海:海是我們的另一片土地」系列活動。此計畫不但重現去年的交流成果,更將黑潮長期關注的「海豚、海岸、海人、海廢」四面向,藉由展覽、繪本、劇場、講座、影展、淨灘、行旅等形式,進行一連三個月的海洋探索之旅。
【誦海‧開幕】開幕活動「海廢的一天」
3月30日, 下午‧兩點
★★★詳情介紹★★★
【誦海‧開幕影展】
Plastic Shores海洋塑化記(3/30, 午‧兩點)
地點:黑潮&凱風卡瑪( 花蓮市中美路81號 )
2010年,紀錄片「出賣牙買加(Jamaica for Sale)」於刺桐部落首映,之所以能夠將該影片配上中文字幕並公開播映,緣起於一位黑潮志工的引介,和導演Esther Figueroa的無私分享,才有機會讓台灣了解牙買加的慘痛經驗,黑潮也一守當初對導演的承諾,將所有在台灣公開放映的場次與人數,如實地回報給她。
2013年,不懂行情,相信誠意感動天的黑潮再度寫了封email去英國,給紀錄片「Plastic Shores(海洋塑化記)」導演兼製作人Edward Scott-Clarke,天真的希望對方能夠同意我們將影片配上中文字幕,並且在台灣做非營利推廣,得知黑潮自2000年開始關心海洋廢棄物議題,導演竟然說:『那麼50塊美金會太多嗎?』
黑潮欣然接受導演們的好意,並承諾將關懷環境的善念傳遞出去,邀請所有關心海洋的朋友一同努力。
影片簡介:
片長:55分鐘 導演:Edward Scott-Clarke
塑膠在物質短缺的年代裡提供人類極大的助益,但這種不能被生物分解的物質,一旦製作後就難以消失,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又由於它的價廉和易於塑型的特性,百多年來廣泛被運用在各項商品,養成了我們在生活上對它的過度依賴。人類濫用的結果,造成塑膠垃圾透過各種管道不斷流入大海,全球的海洋環流中,已有五條垃圾帶。它們從大片廢棄物裂解成塑膠碎片,被魚類或海鳥誤食,造成海洋生物死亡,威脅海洋生態存續。倖存的生物被人類捕獲食用,環境荷爾蒙透過食物鏈累積,造成人體的各項系統混亂。人類對大自然的粗暴最終仍反饋到自身,我們忘記了自己就是大自然的一部份!這個悲慘的循環倒底能不能終結呢?
「Plastic Shores海洋塑化記」採訪多位專家和團體,深刻剖析塑膠海岸的成因和現況;並將鏡頭帶往全球各個污染嚴重的海灘、以各種數據圖表、利用淺顯易懂的動畫,清楚勾勒出目前我們所面臨的海洋危機,並且呈現世界各國在減少使用塑膠產品的具體案例,採訪各個領域的專家所實踐的解決之道。誠如海洋未來協會會長在片尾所言:「我們該從問題的源頭~也就是我們的生活供應系統去考慮。」從減量、回收、再利用、定期舉辦淨灘活動~還給地球一個乾淨的海洋環境,其實我們有很多事可以做。
【誦海‧開幕講座】
你,有多久沒親近海洋了?(3/30, 午‧四點)
講師:黃俊男(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徒步環島但不是為了欣賞臺灣美景,而是要忠實記錄海岸退縮、沿海污染及海洋廢棄物。)
地點:黑潮&凱風卡瑪( 花蓮市中美路81號 )
台灣以往滿佈貝殼可以自在赤腳奔跑的沙灘,如今大量海漂垃圾取代了貝殼,應回收卻沒有被回收的玻璃碎開在沙灘,還有那些被隨意棄置的醫療廢棄物,讓赤腳在沙灘上奔跑成了一種風險。環境的美好就因著污染、經營不善或是海岸的不當開發等原因,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只剩墾丁、白沙灣、福隆和七星潭,變成台灣海邊的代名詞,在經濟掛帥下,不斷的被犧牲與消費,明明我們就是生活在一個擁有1200公里海岸線的海島,為什麼我們對於我們自己的海洋是如此的模糊而陌生?雖然有了許多破壞,台灣仍是十分美麗且很有魅力的島嶼,我想用自己的方式守護,因為這是我的母親我的家。
【誦海‧展覽】
◆◆◆「Whale Exhibition」探索奇幻鯨靈之旅攝影展(創作者:金磊)
展期:3/15~5/15,地點:翰品酒店(花蓮市永興路2號)
金磊Ray Chin,生態攝影工作者,從大學時期開始了解拿著相機在山林間晃蕩的樂趣,主題多為自然中的生物與環境;因著喜愛海洋緣故,來到東海岸的花蓮,邂逅神秘的鯨豚,為之著迷,並落腳在花蓮並擔任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解說志工。超過十年的海洋生態攝影經歷,同時思考著如何讓自己更專業,並且繼續往前進,長久以來都在猶豫與困惑,到現在還是,但是一直困惑下去也不會有結果,還不如開始吧!期望能夠透過所拍攝的作品,讓更多的朋友開始認識環繞在我們周圍的藍色大洋。
◆◆◆「海人誌:庶民美學與影像召喚」行動詩影像裝置展(創作者:張卉君)
展期:3/17~4/28,地點:時光1939(花蓮市民國路80巷16號)
以“行動詩“裝置經驗,讓文字立體起來,並以空間、物件、影像的交互結合,呈現另一種跨域的藝術形式,藉由裝置藝術的方式來演化詩中的意境,呈現給群眾。從“漁”的角度書寫網與魚的關係,創作「網」一詩,詩中魚、網、耽溺與無法逃脫的感受,以各色投影片上打印三百個魚字部首的字,演繹百魚陷網的涵義;從漁船上的繩索與岸上情感的牽繫和等待,寫了「繫」一詩,展現出綁縛、牽扯、關係、聯結等意象,以舊日影像、船員在海上用的日曆、美女海報、家人照片、甚至是陸地上的瓶罐、勞動階級所飲用的“台灣啤酒”、“保利達B”等空瓶,用以呈現種種物件之間的聯結與隱喻;在海上漁民重要的海神信仰與虔誠,創作出「祈」一詩,以寺廟裡都會有這種可以保平安的符袋,可以向神明求得後,過香爐,隨身佩帶在身上,具有一種隨身的護佑之意。
◆◆◆「漂流的物件」海廢裝置展(創作者:劉曉蕙)
展期:3/23~4/28,地點:O’rip(花蓮市節約街27號)
在台灣花蓮和澳門拍攝海廢圖像,設計成海廢明信片,以海路郵寄彼此;另剪輯兩隻漂流海廢的影片聲音裝置,將海的聲音變形成如他者的另類言語,將車潮人潮雜蹋聲視如波波浪潮襲捲人事漂流,兩種聲音此起彼落,難分你我……。澳門離海很近,台灣是海島,人在海岸遊走,海洋廢棄物斑剝可見,海是公平的,對每個海岸都饋贈等值的禮物。海洋是個無私的場域,經由祂的漂洗,把物件再度送回人的手心,這往返的過程已經將廢棄物除罪化,接續是人的反思,當如何以對。
◆◆◆「反美麗灣」文件展(創作者:反反反行動聯盟)
展期:3/30~4/28,地點:時光1939(花蓮市民國路80巷16號)
杉原海邊的美麗灣開發案爭議已久,歷經法院判決定讞「應勒令停止一切開發行為、環評撤銷、建照自始無效」,但仍在2012年12月22日由台東縣府召開「第七次」環評會議過關。「反美麗灣」文件展記錄多年來美麗灣案開發始末、環保團體堅持等歷程,它是官商勾結,它是撕裂人民的情感,它是用錢堆積出來的,而只為了少數人的利益。未來全台灣各地都可能碰到像美麗灣的開發案,政府責任應是嚴格把關,民眾更應主動關心,從「反美麗灣」文件展了解政府的疏失、對大地與環境資源的破壞,重新思考開發與推動經濟發展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同時傳達捍衛土地的心聲。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協辦單位:時光1939、O'rip生活旅人工作室、凱風卡瑪兒童書店
贊助單位:台北市木蘭扶輪社
聯絡人: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電話:03-8578148
E-mail:kuroshio@seed.net.tw
活動說明:http://www.kuroshio.org.tw/index.php?load=read&id=524
詳情請見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網站www.kuroshio.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