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02月27日
作者:黃行七(中華蝴蝶保育學會) 攝影:徐有正
本種為小灰蝶科,雌雄差異不是很明顯,背部均為暗褐色,雄蝶前翅中間部位顏色稍淡,外緣為直線狀;雌蝶則是向外微凸的圓弧狀,腹面雄蝶為淡灰色,後翅有五個顏色較深的黑色斑點,這特徵也是本種辨識重點;雌蝶呈白色,此外雌雄均具有短小的尾狀突起。
其分佈全島的平地至低山地帶,是為數頗多的普遍種,只是體型太小比較無法引人注目。
臺灣黑星小灰蝶的寄主植物為大戟科的血桐、野桐和白匏子等,其幼蟲僅攝食植物的嫩芽及花苞。
本種的寄主植物大都是「先驅植物」也就是遭受破壞地區首先長出的植物,在臺灣這種天然或人為的崩塌地非常多,相對的這些植物在低山帶也生長很多,所以臺灣黑星小灰蝶的數量也是不少,尤其當秋季這些植物在開花期間,食物增加了,其族群量也隨著增多。成蝶吸食花蜜,雄蝶也有吸水習性,不過不會跟某些小灰蝶一樣,聚集大量的個體擠在一起吸水。本蝶種的中文名稱其實是一個錯誤,就像許多中名為臺灣的蝴蝶一樣,並不是臺灣的特有種,像本種的種小名為馬來亞,故有學者稱之為馬來黑星小灰蝶,這名稱應該是比較貼切及合理的。
[美麗桌布:臺灣黑星小灰蝶]
本專欄由本刊與中華蝴蝶保育學會共同規劃。
中華蝴蝶保育學會 http://butterfly.king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