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寫

雨後

2006年07月02日
作者:孟琬瑜

下雨了。

隨著鋒面接近帶來的一陣細雨,讓起床後打算出門散步的我們,只能望著屋簷間滴落的雨水,略感失望地嘆息卻步。

然而,雨水卻將田間的軟體動物輕輕喚醒,欣喜地活絡起來。

蝸牛緩緩地從殼中延伸著他等待已久的軟綿綿的軀體:寬厚的肉足、一對探知世界的觸角、兩顆細小打量著你的眼睛,這一番伸展的時候才又各自分明。

田邊幾片被鄰人丟棄的芥菜葉子,因為細碎雨珠不斷飛撲上來的澆灌,保持了柔軟與新鮮,此時已變得十足濕潤滑順,成了小蝸牛和非洲大蝸牛飽食一頓的翠綠餐桌。

邊走邊馳騁著思索與想像,山林間泥土的氣息、與林下枯枝落葉潮濕的陳腐味,就從大腦深層的記憶撲鼻而來,席捲著我…

記得以前行走在中海拔夏季的森林底下,常遇見一種被大自然巧妙設計的蕈類叫做尖頂地星。下雨天,應該也是它們最開心的時候吧!它成熟的擔子果,外面兩層花瓣般裂開呈星狀,又恍似一朵開放在地表落葉上頭的花;而裡面的一層 形成一個薄薄的、充滿孢子的囊,就像一顆上面有著吹氣小洞的氣球;當雨水從樹梢上頭落下,擊中了孢子囊,眾多孢子就會如煙霧一般地、從頂上的小孔散逸而出。

尖頂地星如同尖頂地星這樣屬於大自然的精巧設計,還不知凡幾。

當雨水落下的時候,二葉松毬果的鱗片 就會因潮濕而自動閉合,因為它們的種子是要在乾燥、陽光充足的條件之下,才適合讓風散播出去,尋覓新的地點發芽生長的;下雨的時候,二葉松媽媽知道,現在不是放任它的種子去外頭闖蕩的時機。

雨天的思緒就這樣乘著空氣中飽含的濕氣,不斷地擴散與凝結,如同那些在雨後才自在地伸展著肢體,在雨水潤澤過的表面上頭緩緩漫步的小生物。 (95-1-29於南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