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座談會 | Page 5 | 環境資訊中心

演講/座談會

2024-07-28 19:19
【河川水利工程之規劃設計思維】 水利工程,以工程技術結合自然環境來合理運用及解決水資源問題,目的是為了改善人類生活品質。這堂課將從認識河溪的水利工程與其背後的規劃設計邏輯開始,透過案例介紹以工程方法解決人們所遇到與水相關的議題,又能同時兼...
2024-07-19 13:20
點我報名 7月31日,長期關注核能議題的日本石川縣前議員北野進先生來台演講,談談他對今年能登半島地震與核電風險的第一手觀察。 今年元旦,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發生了規模7.6的強震,徹底改變了能登的面貌和人們的生活。珠洲市和輪島市的...
2024-07-18 14:55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在2023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國大會(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28)發表關鍵訊息,再...
2024-07-12 15:10
主題:內幕直擊!街頭以外的NGO工作者在幹嘛 時間:2024年8月4日14:00~16:30(13:30開放進場和繳費) 地點:台北市中正區鎮江街3-1號 左轉有書 費用:每人150元(左轉會員可打9折) 報名方式:...
2024-07-11 16:17
【臺灣河川治理體系與展望】 河川溪流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高聳堤防減少淹水頻率,但也阻隔了人們學習如何親近河川、與水共存。近年興起的河川環境營造及水環境改善,是帶來親水環境、重建人們與河川的連結,還是加深民眾對於溪流應該被整形的刻板印象?...
2024-07-04 16:23
臺灣河川營造過往的做法,是先使用混凝土堤岸確保防洪目標後,再以表面綠美化希冀改善生態與景觀。由於混凝土面層不具有生態發展所需的粗糙度及透水性,在此基礎上的綠美化無法真正符合現今對於多樣生態系與豐富自然景觀的期待。 透過指南溪的改造案例...
2024-07-02 16:45
活動說明:蘇鐵有別於一般的裸子植物,它們不以風為主要媒介進行授粉,而主要是由甲蟲來傳播花粉的。澳大利亞是全球蘇鐵多樣性中心之一,擁有接近90種已命名的蘇鐵物種,澳洲蘇鐵以象鼻蟲為主要授粉媒介。我們使用博物館標本收藏所保存的遺傳資訊,並結合形...
2024-06-26 11:46
自然乘載人類文明興起,也是許多動植物的棲所,人類與濕地相依的歷史,潛藏在人類悠遠的記憶深處。 讓我們重新發現自然的精采,認識依存於當地的獨特生物,邀你在水畔,在絲路,找回失落的自然。 實體講座地點:台北市中正區詔安街204號 B...
2024-06-25 12:34
【指南溪改造經驗分享-恢復河川生命力】 臺灣河川營造過往的做法,是先使用混凝土堤岸確保防洪目標後,再以表面綠美化希冀改善生態與景觀。由於混凝土面層不具有生態發展所需的粗糙度及透水性,在此基礎上的綠美化無法真正符合現今對於多樣生態系與豐富自...
2024-06-24 00:30
|博物學家與她(他)的貢寮|講師課程介紹 7月6日 讓自然走進影像-生態攝影與自動照相機 講師:生態攝影師 李偉傑 #角落生物迷之聲(你看不到我你看不到我) 通常人們很難感知自然環境中究竟有多少生物並與之共存,一來是大多數的...

頁面

訂閱 RSS - 演講/座談會 訂閱 演講/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