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光拆而不散 仿聲鳥藝術展 續談土地正義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華光拆而不散 仿聲鳥藝術展 續談土地正義

2014年07月28日
本報2014年7月28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雖然華光社區已全數強制拆遷,目前所在地也已遭夷平整地,但是否就此走入遺忘?其實拆遷前後仍有不少行動持續介入此事。「這群行動者如同金磚上的仿聲鳥,他們訴說著來自華光的各種聲音、各種影像,交織出的是事件過後,議題的熱度持續被傳唱、維持。」 台北藝術大學學生曾馨霈策劃了「金磚上的仿聲鳥 」展,以攝影、裝置藝術、錄像作品、社區報與舞蹈,繼續討論著土地議題。

金磚上的仿聲鳥特展海報

不同土地、相似劇情  仿聲鳥傳唱莫忘華光

近年從樂生、士林王家、華光社區、大埔等地的抗爭行動中,可以看到台灣不同的土地上,一再重演著相似的悲情、憤慨、無奈、不捨,在曾馨霈的眼中,都市更新不但沒有帶來雙贏, 卻反而造成支離破碎、家破人亡。而在行動中不斷有人選擇以各種方式參與,就像是「仿聲鳥」一般。

「仿聲鳥,是鳥類嘲鶇的俗名,生活於西半球,體型小色灰,外型並不特殊,但善於模仿,有非常婉轉的歌喉,能將聽過的聲音加入自己的歌聲當中,小嘲鶇大量生息於城郊,常棲息於高處鳴囀,能奮力保衛其領域,甚至在夜間也鳴叫。」

P1100435

「為了不要忘記。」曾馨霈指出,華光社區拆除完畢後,隨著更多更多的事件與議題發生,社會很少再來回頭看華光社區。但事實上,事件仍未劃上句點。

目前除了老樹、文化資產仍在爭取保護外,居民們也正要展開行政訴訟,而且,目前華光細部計畫正在規劃中,居民與民間團體仍在爭取著重視原住戶安置、興建公營住宅、保留文化與歷史紋理、國土利用及資源分配等原則,因此在此時辦展,不但要華光社區的美與歷史脈絡被更多人理解,更要嚴格檢視現在計畫草案的不足和缺失。

P1100441

參展者包括蕭紫菡舞蹈劇場與攝影師沈君翰、《華光抗報》、豪華光、楊哲豪、李政曄等,他們陸續在華光社區拆遷前後等時間點關心並介入議題,有的以身體親臨被拆棄的土地,控訴著傾斜的居住不公;有的則由反迫遷小組改組而成,繼續深入社區連結人脈網絡,關心並為大部分處於弱勢的居民發聲;有的則拿起相機,記錄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一動一靜、一事一物;還有於華光社區拆遷後,以旁觀者的角度來觀看,對於未來的華光進行想像。

蕭紫菡去年底選在華光廢墟上起舞,除了吸引民眾到現場關心,特異的場域氛圍更讓演出顯得憂傷而充滿反思,而當時沈君翰為演出進行一系列攝影,在這此的展出中,他重回華光原地撿回部分殘骸,與照片融合,進行了再一次的創作。

可見他將屋舍拆除後留下的鋼板與照片結合、而拾回的雨傘、鞋子等生活用品,也與照片相呼應,甚至以鐵絲穿刺纏繞照片,造成影中人遭綑綁、操縱、壓制的奇特景象,這些破壞讓作品不再只是當時演出的紀錄,反而更有力量。

走入社區辦報  推動居住權資訊公開

《華光抗報》則是走進社區,將居住權的運動資訊與社區相關動向提供給居民,抗報是由華光社區居民、學生訪調小組及文資、樹保等民間聲援團體戮力合作發行的社區性雙周報。

編輯小組成員楊宜靜表示,2013年8月底,法務部執行最終拆遷後,居民四散、各自尋覓安身之所,居民們他們離開熟悉的生活脈絡,有人投宿親友家,有人在艱苦條件下自行租屋,僅少部分弱勢住戶遷入租期僅3年、租金仍昂貴的中繼住宅及平宅。

為了持續關注居民搬遷後的生活處境,並維繫社區內部串連與共識,《華光抗報》也在同年10月創刊,以透過家庭訪視、政策回應、新聞整理、講座與活動紀錄等文字、企劃工作,以寄送及開會讀報的方式,讓居民能夠連結,像是社區間的「聯絡簿」一般。

P1100447

好諷刺! 失去社區,報仍獲獎

目前《華光抗報》已有11期,目前仍在持續發行。但最諷刺的是,這份已失去社區的社區報,卻在2014年2月文化部「社區比報─優良社區報選拔活動」中獲得「社會議題類特別獎」。

楊宜靜強調,抗報有「串門子」的功能,也持續提供其他社區面臨相同狀況的求援訊息,他們將會繼續尋求支援,要繼續發行下去。

多種形式創作  促藝大生反思議題及自身

兩位台北藝術大學的學生楊哲豪、李政曄,透過媒體實踐課實際走訪華光社區,做出「豪華光計畫:華光社區影像探查」利用口述訪談與攝影,以旁觀者的角度觀看、後設回想拆遷過程,並提出自身想像,與影像交織。而在這支影片後,他們又各自有了創作,對華光社區、居住議題、社會運動,提出更多的想法與疑問。

李政曄在拆遷中的華光社區中撿拾廢棄的建材,搭蓋出民間常見座落於傳統社區內的小型土地公廟,但卻是叫做「無土土地祠」。李政曄指出土地公原是土地的守護神靈,但現在卻沒有可守護的土地,反讓應該固著於土地上的土地公廟成為漂泊的孤魂,成了流浪的土地祠、空缺的土地祠、只能被展示的土地祠。

楊哲豪則在參與了華光、318學運等等行動後,對自己有了一些反省,反思在現場紀錄拍攝的自己,是身為曾經的運動參與者?從事各種實踐的藝術家?又或者是保持距離的訪談者?因此楊哲豪訪談了與自身相似,同樣來自藝術大學的學生,他們在參與社運中都汲汲營營於要做些「藝術」出來,但這些在社運場域出現的「藝術」,到底可能的效用及影響又是什麼。

「金磚上的仿聲鳥 」展覽資訊】

  • 展期:持續到8月22日,每日11:00~18:00(週日休)
  • 展出地點:覓空間(台北市羅斯福路2段9號12F)
  • 詳細活動內容與介紹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