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視覺語言 揭開鯨豚多樣體色奧妙 | 環境資訊中心

解讀視覺語言 揭開鯨豚多樣體色奧妙

2014年09月23日
作者:林育綺

為什麼有的鯨魚背部黑肚子白,有的眼睛一塊白斑,有的全身都是黑的,有的身上有很多小點點?同樣都生活在海裡,為什麼不同的鯨魚體色樣式會不一樣?生物學家對這點充滿好奇,長久以來做了很多探討。

中華白海豚,圖片來源:彰化海岸保育行動聯盟,圖片網址:https://www.flickr.com/photos/waders/2213315295,本圖符合CC授權使用。

鯨,俗稱鯨魚,但牠們不是魚類,屬於哺乳類。哺乳綱中的鯨目,可以再依覓食構造分成兩大類,分別是鬚鯨與齒鯨。鬚鯨亞目覓食時會大量吞入海水,再以鯨鬚擋住磷蝦等食物,把海水排出,例如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藍鯨;而齒鯨亞目口中則生有許多牙齒,主要會吃魚類、烏賊、其他哺乳動物甚至海鳥等,例如殺人鯨等,另外海豚一群也歸屬於齒鯨亞目之中。

純色 VS.小斑點

有些鯨豚體色單一較深,生物學者提出了可能的假說,認為這類鯨魚可能居住在較少光線透過的海水區域,這樣的低光線區域可能是較深的海域或是較混濁的海域。而深底色身上有許多小斑點的種類,生物學者提出的假說為:「可能是為了偽裝,避免被靠視覺閃躲天敵的獵物發現,例如烏賊等獵物」。這一類體色可能與環境背景相符的假說,經過近年的研究,探討「大多數單一深體色的鯨豚主要活動範圍」以及「具有點點的鯨豚是否以視覺好的獵物為主食」來進一步檢驗。研究結果發現皆無顯著的關聯,並不是單一深體色的鯨魚就住在低光線區,而身上有許多點點的鯨魚也不一定取食視覺較佳的獵物,因此這一類的體色有待再做其他的研究探討。

體色偏黑且均勻分布的偽虎鯨,圖片作者:C.C. Chapman,圖片來源:https://www.flickr.com/photos/cc_chapman/1109735440,本圖符合CC授權使用。

大西洋斑點海豚(Atlantic spotted dolphin),圖片作者:Willy Volk,圖片來源:https://www.flickr.com/photos/volk/1148824068/in/photostream/,本圖符合CC授權使用。

背部體色深 腹部體色淺:Countershading

許多海洋生物都有背部體色深、腹部體色較淺的形態,對於這樣的體色分布形態生物學者也提出了一些假說,可能是這些物種生活在接近海表面的區域,環境中有較強烈的光線,因為腹部色淺,如此由海深處往海表面較淺處看時,不易被發現,同樣地由於背部體色深,由海表面往海裡深處看,也不易被發現。

這樣的體色造成的效果,或許可以避免被天敵或獵物發現,因此近年研究著重在「是否具有背深腹淺體色的鯨豚,主要生活在海的上層、光線充足的區域?」;「具有背深腹淺體色的鯨豚,是否體型較小,有較高的被捕食壓力?」;以及「具有背深腹淺體色的鯨豚,是否主食視覺較好的獵物?」

弗氏海豚體色的分層,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根據2011年Caro等人的研究發現,具有背深腹淺體色的鯨豚只稍微與居住在淺海區(海深小於100公尺)有關,不過作者進一步檢驗80幾種的鯨豚,發現背深腹淺體色的鯨豚確實主要出現在體長小於5公尺、體重小於500公斤的類群之中,並且牠們的主食也確實是視覺較佳的魚類與烏賊。

明顯斑塊者 游速快 易群聚溝通

許多鯨在深色為底的體色上有明顯(強烈對比)的斑塊,過去的研究有許多假說,主要可分為兩大類,一類認為具有明顯斑紋的鯨豚可能居住在較明亮的地區,如此明顯的斑塊可能破壞整個身體的輪廓,混淆天敵或獵物視覺的效果;另一類則認為,明顯的斑塊有個體之間的溝通效果。

針對這樣不同的假說,2011年Caro等人以「是否居住在較亮的環境,來檢測是否需要有明顯斑紋破壞整體輪廓」;並且以「是否群居、有感情的互動、一起跳躍等,來檢測引人注目的斑塊是否具有種內溝通的效果」。生物學者比較大量物種後,發現研究結果較符合溝通的假說,具有明顯斑紋的物種通常會群聚(四隻個體以上聚集在一起活動),並且游泳快速,或是略有一起在海水表面跳躍的行為等,這些關連在在顯示明顯斑紋有物種內溝通的效果。

虎鯨腹部明顯的白色斑紋,圖片作者:Miles Ritter,圖片來源:https://www.flickr.com/photos/mrmritter/7423649714,本圖符合CC授權使用。

除此之外,研究也發現一些體表部分區域具有明顯白色斑塊的鯨豚,可能有吸引魚類、烏賊、磷蝦等獵物的效果。

海洋中的大型哺乳動物體型大小、樣式多樣,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例如神秘的大型鯨魚、聰明的海豚等,然而20世紀初期的捕鯨活動讓大多數的鯨魚面臨滅絕的危機,有的物種從幾十萬隻到目前只剩幾千隻,除了捕獵之外,與船隻、捕魚設備的碰撞、噪音的干擾、人類化學物質的汙染,都威脅著鯨豚的數量。由於鯨豚是哺乳類不是魚類,牠們的繁殖策略和人相似,懷孕期長、一次所生的胎數又少,要能恢復原本的族群數更不容易,因此人類各方面的保育措施刻不容緩。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 Tim Caro, Karrie Beeman, Theodore Stankowich, and Hal Whitehead. 2011. The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of colouration in cetaceans. Evol Ecol. 25:1231-1245.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