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害兩岸民主的資本流動:從崑山中榮金屬公司爆炸案談起 | 環境資訊中心
深度報導

傷害兩岸民主的資本流動:從崑山中榮金屬公司爆炸案談起

2014年08月07日
作者:林吉洋

昆山台資廠爆炸案,圖片取自新浪網。

7月31日的高雄氣爆事件造成高雄市民慘重的傷亡,隨即引發台灣社會震盪,環保團體同聲譴責政府部門長期扶持石化工業,過度集中於高雄的反彈。

在這個石化工業被推到風口浪尖的時候,台灣媒體卻鮮少有人深度檢討另一起爆炸案,最近8月2日發生於江蘇省蘇州崑山市中榮金屬公司的爆炸案,同樣造成慘痛的傷亡,更爆出台商在中國大陸發展的問題,以及兩岸資本遊走的現象。

崑山是位在江蘇蘇州旁的一個縣級市,位居太湖流域源頭、鄰近上海佔地利之便。2006年到2011年,崑山連續6年成為中國收入最高的縣級行政單位,也是中國人均收入首次超過2萬美元的縣級城市。

2013年崑山GDP為2920億人民幣,其中台商貢獻約一半左右的GDP,這個比重最高曾達到70%。由於台灣電子業聚集崑山,崑山在2005年取代台灣,成為全球筆記型電腦的最大製造基地。

台商人數曾經多達30萬,台商的生活圈使得崑山有「小台北之稱」。如今台商卻正在搬離開崑山,原因在於產業轉型,土地與勞工成本提高,崑山的電子業正在向西部省份搬遷,其中很大一部份即將搬遷到重慶與四川。

一葉知秋,中國的媒體觀察崑山爆炸案的背後,是台商近年不斷由沿海省份進入內陸,為的是尋找土地與人力成本的窪地(低地)喘息。

台資企業的遊牧宿命

媒體批評,台資企業已經跟不上大陸的經濟轉型,富士康與其他崑山台資企業,由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陸續向內陸西部省份挺進圖存,仍是著重於西部省份的人工與土地取得成本便宜。

中國媒體批評,台商企業在技術研發上欠缺積極進取,所以只能在代工模式當中尋找利潤差,而這種模式將導致台資企業犧牲勞工安全、衛生與環保,言下之意,台資企業的營運模式在中國的產業轉型之路上,並非長久之計。

這些普遍經濟狀況落後的省份急於向台商招手是有原因的,不僅僅為了繁榮地方發展,更直接的原因是因為經濟成長與GDP提昇的指標,本來就是列為官員晉升考核的項目之一。

因此這些內陸窮省急於招商引資、當地官員為了吸引台商青睞,不惜量身打造單一窗口的一條龍服務,甚至在環評、勞動安全衛生檢核上提供「護航」。 除了昆山中榮金屬公司的爆炸案背後,江西吉安的威力能源案,也是在同一個邏輯下的事件。

中國環保組織揭露的威力能源環評案

今年6月台資威力能源公司在江西吉安項目的興建投產過程,中國環保組織針對威力能源投資項目的環評過程鍥而不捨的追查,批評威力能源在欠缺環評程序下,第一期廠區先行建設投產,之後補辦的環評程序弄虛作假,中國環團批評認為這是地方政府為了留住台商而大開環評的方便之門。

一個台商朋友告訴筆者,台商在中國大陸投資經商其實相當辛苦,不僅要面對強大的競爭環境,更要謹慎行事,注意打點各種細節。而往往一旦政府翻臉、靠山垮台,或為了某些監管績效,選擇性執法、差別待遇的潛規則更是台商心中之痛。

經營政商「關係」當然是需要代價的,在兩岸特殊關係底下,成為一種配合政治權力的侍從關係蔓延的溫床。小的企業必須打點關係,大的品牌企業更需要向政治主流靠攏獻媚。

這裡面我們看到中共某些方面正在複製台灣威權時期的恩庇手段,運用政治權力護航下,工業的安全衛生、勞動成本、環境成本成為了可以 Costdown 的生產要素。以黨領政之下,為了統戰可以籠絡台商人心,但是一旦產業轉型與環境政策優先於階段性需要,則隨時可以推翻一切,重談規則。

這個時候,台商的保命符還只剩什麼呢?政治上的表態與遊走兩岸結交政治權貴的特殊身份成為台商的重要生存方式之一。在中國大陸獲得成功的台資企業回流台灣之後,反向併購媒體業,藉由取得輿論影響力,是不是更加重傷害台灣社會的民主、自由的社會價值呢?

中國以空間換取時間 台灣有這個本錢嗎?

在全球化、新自由主義盛行的時代,透過網路便利的連通,生產成本要素哪邊低,工業資本便往哪邊流動,這種傾向有可能使得產業升級成為空談,甚至讓企業持續停留在技術低端的代工水平。

結果是什麼?這些傷害環境的工業資本,一則向中國大陸內陸流動,一則前進東南亞,一則回流台灣。台灣執政者為了吸引台資回流,正在想辦法降低環境、安全衛生、環境保護等等的監控門檻,幾次工商大老數次向執政者進言,降低企業回流的環境、勞工、土地取得門檻。

環保、勞工、安全衛生這些社會、環境的制度安全閥成為了可以犧牲的代價,那我們就必須很謹慎的思考,這一股新的回流台商資本,帶來的恐怕不是就業機會,而更可能是不斷惡化的生活環境、造成新的環境生態危機。

中國大陸有廣幅的國土「以空間換取時間」,讓資本由東向西橫掃,藉由雄厚的工業資本遷徙為中國大陸提供內陸工業化、城鎮化的機會,然而另一方面台灣似乎卻沒有這樣的土地條件,那台灣有的是什麼呢?

我們看到自由經濟示範區,正在興起一波新的圈地運動,台灣並不乏工業區用地,卻不斷傳出開發土地的需求,航空城、自經區不斷的開發土地為的是吸納製造業,還是吸納投資炒作的資本呢?答案顯而易見,因為取得工業土地的成本低,土地變更、開發他用的獲利高,回流的台商資本也樂此不疲。

當兩岸為企業資本遊走大開方便之門時,台灣得到了什麼?

台灣有許多企業主對中國大陸的經濟崛起抱持著羨慕,希望在中國投資獲利,取得企業規模跳級膨脹的機會,然而另一方面,中國大陸的產業政策開始緊縮,不少台資企業為了取得機會,而不斷需要向掌權者獻媚。

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事實是,時間似乎不在台灣這邊,長遠來看,透過台商包裝的龐大資本已經悄悄回流,即將席捲台灣。

眼前的自經區、服貿等相關自由化的產業政策,在迎接回流的台商資本同時,我們承受第一波衝擊,迎向這一波衝擊的台灣,做好準備了嗎?

作者簡介:
林吉洋1980年生,清華大學社會所畢業,關注環保、社區、鄉土精神與兩岸公民社會交流。2012.10~2013.12接受浩然基金會資助,於中國(北京)環保組織──自然大學服務。
現任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資深專員。

作者

林吉洋

原籍滬尾現移居嘉南平原,關注風土人文與城鄉環境變遷。曾任職於社區大學,跑過業務打過選舉,2012-13年獲選浩然基金會第5屆國際志願者,派駐於中國環境組織北京「自然大學」,2015年、2016年以環資專欄獲得「兩岸新聞報導獎」榮譽,2019年起在《上下游》擔任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