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正義之聲TIDF大放異彩 綠色小組獲傑出貢獻獎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環境正義之聲TIDF大放異彩 綠色小組獲傑出貢獻獎

2014年10月17日
本報2014年10月17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紀錄片是社會的良心」。16日晚間第九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舉行頒獎典禮,將傑出貢獻獎頒給了解嚴前後奮力紀錄與傳播街頭抗爭影像的綠色小組,而國內外競賽類中,關注社運與環境的片子也奪下多項獎項。

包括台灣競賽首獎《公民不服從》紀錄陳雲林來台時民眾以肉身對抗國家暴力、國際競賽首獎《貪欲帝國》揭露南韓三星集團員工接連罹患白血病及罕見疾病討回公道的過程;亞洲視野競賽優等獎《八堂的綠色之戰》、《星火》也皆為紀錄抗爭;由青少年擔任評審的「新世代觀點獎」則由紀錄金門活化石「鱟」遭遇開發衝擊的《刪海經》拿下。這些得獎作品也將在19日加映。

綠色小組

紀錄環運、爭民主自由過程  綠色小組:有幸一起走過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在第九屆後改由國家電影資料館承辦,也計畫從雙年展轉型成每年舉辦。對照著近年烽火連天的抗爭不斷,今年影展不但找了長期紀錄學運、三里塚、農村的日本導演小川紳介作品做專題放映,更向國內第一批具顛覆性的小眾媒體「綠色小組」致敬,入選作品中紀錄著爭取自由、人權、保護環境的作品比例也比以往更高。

綠色小組當年成員12人皆到場接受敬意。綠色小組成立於1986年,在解嚴前後紀錄街頭抗爭的影像,並藉著發行VHS錄影帶的方式將真相傳播給社會大眾,當時發行了130多部影片,但其實他們的拍攝帶累積了3000多個小時,包括30年多前的鹿港反杜邦、後勁反五輕、宜蘭反六輕等追求環境正義的過程。

綠色小組代表王智章表示,最感謝的那些曾經走在街頭隊伍裡、不怕犧牲生命、爭取民主與捍衛尊嚴的人們,「綠色小組不過是幸運地和他們一起走過,並紀錄了大時代的熱情與理想。」

王智章說,當年大眾媒體遭到國民黨把持,為了將真相傳出,他們用地下販賣錄影帶的方式傳播抗爭紀錄,作品中有較為即時、類似新聞專題的短篇,也有長時間蹲點的紀錄片。這種「自己的新聞自己報」的公民小眾媒體演變至今,隨著工具進步,運動的形式也更加多元,王智章認為當時綠色小組是為了「代表另一方發聲」,期待新一代紀錄者能從更多的角度紀錄事情。

綠色小組1986鹿港反杜邦  蔡明德攝影

「另一個版本的歷史不能被遺忘。」台南藝術大學音像學院院長井迎瑞也多年協助綠色小組修復與數位化作品,並設置網站提供公眾線上收看,這些前輩也計畫陸續將作品整理、重新剪接出短的版本,持續與社會對話。

綠色小組成員林信誼表示,例如高雄氣爆發生時,就有人找出綠色小組1980年新竹榮化事件的抗爭紀錄來相對照。而王智章也說,非常歡迎年輕的紀錄片工作者運用綠色小組當時留下的資料。

《公民不服從》獲獎  導演:將此片獻給所有「刁民」

包括台灣競賽首獎《公民不服從》導演陳育青,便在得獎感言強調從小看綠色小組的錄影帶,綠色小組的付出對她影響重大。公民不服從這部作品講述2008年中國特使陳雲林來台時國家對公民的壓迫,當時許多「刁民」用充滿情感張力與身體政治的方式,勇敢面對警察暴力,藉此事件來思考「服從」教育的問題。

陳育青表示,將《公民不服從》獻給所有的「刁民」,而下個星期她帶著影片到香港放映聲援。

《貪欲帝國》揭三星工殤事件  要讓更多人聽見受害員工故事  

國際競賽首獎則由挑戰南韓最大企業「三星」的《貪欲帝國》奪得,「揭露了大企業的不公與虛偽,更展現出非比尋常的力量」評審團給出這樣的意見。該片以三星集團員工接連罹患白血病及罕見疾病的工殤事件為主軸,完整呈現多位受害員工長達7年的抗爭。

導演洪里烱表示,自己也曾擔心作品真的能幫助到這些受苦的員工嗎?員工告訴她,只要能讓更多人聽見他們的故事,就能帶來很大的勇氣,而影展期間的放映場次觀眾人數幾近滿場,相信這些工人們一定會非常開心自己的心聲能傳遞的更遠。

同樣來自南韓的《八堂的綠色之戰》也得到亞洲視野競賽優等獎,講述一群有機農為了河川整治、自行車車道建置而遭迫遷的抗爭故事,與台灣的溪洲部落遭遇不謀而合。

在最黑暗中盜取《星火》  大無畏精神感動評審 

中國作品《星火》同時得下亞洲視野競賽優等獎與華人紀錄片獎的評審團特別獎,追述50年前一群「被下放」到農村的蘭州大學右派師生,而創辦地下刊物《星火》的幽暗歷史。

如片末導演留下「獻給在中國最黑暗的時代中,盜取星火的人。」評審顏蘭權表示此片力道深厚,片中展現的大無畏讓她幾度感動到忘了自己身為評審應審視製作技術,因為在其中看到了「人性的美與堅持理想的孤獨」。導演胡杰則謙稱,「我渺小而幸運,遇到了勇敢而健康的靈魂」。

這些得獎作品將在19日進行加映,場次與完整名單請見影展官網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