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ike的成功,全台各地紛紛推動公共自行車。隨著使用者不斷增加,人行道上的人車衝突,恐怕也不是推動禮讓運動能解決。同樣是交通壅塞、街道狹窄的倫敦,正加緊腳步興建兩條穿越市中心的自行車專用道,期望在2016年成為一個真正的自行車友善城市。
倫敦市長Boris Johnson在「自行車願景」(Vision for cycling)中表示:讓更多人騎自行車,可以減少倫敦市區的交通負擔、降低污染,並能改善所有倫敦人的生活品質。也因此,自行車專用道有必要與整體交通網絡結合,成為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目前興建中的「單車超級高速公路」(Cycle Superhighway)有兩條:東西向從Tower Hill到Acton、南北向從Elephant & Castle到Farringdon station;兩線在泰晤士河畔的黑衣修士橋(Blackfriars Bridge)附近交會,穿越倫敦的核心地帶。
大規模的自行車專用道意味著都市道路景觀的大幅改變,包括:重新設計道路會合方式、禁止車輛轉彎、改變人行道與行人徒步區、改變停車規定、重新安排公車站牌位置等,工程繁雜細索、無一考驗市政當局的溝通與執行能力。
台北市曾短暫地在敦化南北路設置了自行車專用道,2009年9月啟用、2012年11月底便全部被刨除。顯見都會區自行車專用道涉及交通、教育、法令、公共建設與都市規劃等眾多面向,但倫敦能,那台灣呢?
既然地面空間如此稀少,「向上」發展成為另一種可能。英國著名建築師諾曼‧佛斯特(Norman Foster)提出了「空中自行車道」(SkyCycle)自行車高速公路網計畫。預計花費20年,在現有的鐵路上方建造10條自行車專用道。根據佛斯特的方案,在鐵道上方修建的高架道路約三層樓高,沿途設有200多處斜坡引道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