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刻 TEIA生態工作假期 | 環境資訊中心
生態工作假期

十年一刻 TEIA生態工作假期

2014年11月26日
作者: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中心

從2004年在台灣辦了第一場生態工作假期,至今10年了。在這10年,不僅自然環境改變,人類的社會也有了不同的變化,這段時間經過不斷的反思與操作,我們也學習到寶貴的一課,十年一課,也期待在下一個10年可以讓生態工作假期更加發揮讓環境也讓人一起共好的目標。

生態工作假期於陽明山二子坪清除外來種,水中工作很快樂唷!

跳脫傳統志工框架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在西元2000年創立之初,即提出以「環境信託」的方式做為棲地保育的途徑。在深入研究及參與英國及日本的國民信託組織後,我們發現「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是一個很重要的棲地維護管理策略,它協助了信託管理單位所需的環境維護或調查人力,同時間也透過假期的安排,讓志工們可以體驗到這些信託場域保存下來的美好與價值。

更重要的是,志工也願意為這些美好及價值負擔活動過程中的費用,就像是參與一趟旅遊活動一般。一開始我們先參與了日本國民信託組織的工作假期,在每年連續不斷的交流中,我們逐漸累積出在台灣舉辦「生態工作假期」的專業與能量。以「友善在地,增加人與自然良好的互動關係」為目標進行推廣。

日本2000橡實工作假期。志工們將樹木的樹枝進行修剪,並協助營建一段觀賞溼地生態的小木橋,

10年前,環資會開始定義什麼是生態工作假期(Eco-Working Holiday),我們說它是一種新的度假方式,也是一種新型態的志工服務方式,簡單的說,就是利用假期來參與勞動工作來服務社會,同時獲得休閒、放鬆的效果。整體而言,我們跳脫了台灣傳統志工服務只是單向勞力付出的框架,將志工服務與生態旅遊相結合,從而創造出觀光旅遊的產值及棲地守護的價值。在這旅程中,志工、在地社區與環資會,三方皆有不同的收穫與學習。

志工不僅自費、自假、以汗水灌溉土地外,也帶走旅途裡真實且深刻的回憶;在地社區在辦理生態工作假期間,透過外來志工的互動、回饋中,以不同角度檢視家鄉的美好事物,增進信心;而本會在辦理生態工作假期過程中,實踐「創造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平台,從與社區互動中逐步累積合作基礎,也與志工交流過程中,推展友善環境的理念與方法。

10年軌跡

2004年環資會開始四處尋找可供志工行動的場域與計畫,期待可以將生態工作假期具體實作於台灣,也如此促成了與台東利嘉林道社區發展協會共同合作,舉辦了以建造「除汙型人工溼地」為主要工作的生態工作假期。在將工作假期的方式導入社區後,直到現在當地的社區發展協會與太平生態農場仍持續辦理生態工作假期。

2005年則開啟生態工作假期與國家公園合作的先例,也是陽明山國家公園首次與民間團體合作共同規劃將廢棄礦場轉變為生態池,並結合志工參與部份環境維護工作。由於溼地的管理與維護是需要持續與動態進行的,所以,陽明山生態工作假期也成為本會長久且持續的案例,直到2012年為止。而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這項創舉和嘗試,也帶動後續其它國家公園管理處的跟進與民間團體合作辦理各式各樣工作假期。。

繼前兩年,工作假期皆以營造人工溼地為主要工作,第3年(即2006年),本會嘗試結合環境保護與文化資產保存的工作,與花蓮南華社區合作以傳統工法修復「花蓮南華社區閒置菸樓」,目前此菸樓也成為在地重要的文化景點。

花蓮南華生態工作假期,修復菸樓,志工們開心的露出製作泥牆後沾滿土的雙手。

2007年則進入漁村,與台南北門社區大學與七股海岸保護協會合作的七股護沙生態工作假期,帶領志工以生態工法協助穩固沙洲,實際體驗台灣海岸線倒退的現況,此生態工作假期在台南北門社大的長期執行下,已發展為長態性的志工旅遊計畫,直到現今仍持續進行中,並每月進行監測,了解生態工法對沙洲的護沙效果。

我們對於「生態工作假期」的行動,一直是根基於環境信託土地之上的概念。2008年為關鍵年,由於一位熱愛山林的志工提供其位於台東成功鎮附近的土地,讓本會得以信託的概念來維護管理,也促使環資會的工作假期正式成為一個基於長期管理計畫而生的棲地維護行動。

環境信託是長期,甚至可說是「永久」保存棲地環境的一種管道,有別於基金或其它動產的信託,針對土地與相關資產(如歷史建物)的取得,其後續的維護管理,才正是一大挑戰的開始。因此,在成熟的「生態工作假期」操作之下,逐步與社區建立合作默契,進行密切的互動。

2010台東生態工作假期,志工利用黃藤將茅草與竹子固定,昨為生態廁所的牆面。

接續而出現的「澎湖東嶼坪工作假期」以及「新竹自然谷工作假期」都是基於此理念而起,我們期待透過生態工作假期,能讓大眾一起加入維護大自然的行動當中。

工作假期地點

辦理期間

特色

備註

台東利嘉林道
生態工作假期

2004

  • 全台第一個生態工作假期
  • 與社區合作建置除汙型人工溼地
  • 目前仍由社區居民接手持續進行維護

與台東利嘉林道社區發展協會合作,此後,由在地社區及農場自主合作持續辦理工作假期行動。

陽明山生態
工作假期

2005-2012

  • 首次與國家公園合作辦理的工作假期
  • 主要工作為協助移除外來種植物
  • 工作場域以溼地為主
  • 將雍來廢礦場改造為生態溼地,並進行環境監測

與陽明山國家公園合作

花蓮南華
生態工作假期

2006

  • 首度進行文化歷史建物的閒置菸樓修復工作
  • 學習傳統工法

與花蓮南華社區發展協會合作

台南七股護沙
工作假期

2007-2013

  • 2009年台江國家公園成立
  • 為台灣台灣第一大潟湖亦為國際保育鳥類黑面琵鷺度冬重要棲地
  • 主要工作為以自然工法編竹圍籬以護沙
  • 清除海灘上垃圾,並進行海洋廢棄物監測調查

與台南北門社大合作

台東比西里岸
工作假期

2008-迄今

  • 阿美族部落
  • 廢棄果園交付公益,開啟和社區的密切合作
  • 學習阿美族生態智慧,永續利用在地自然資源
  • 守護海洋-淨灘及海洋廢棄物監測、珊瑚礁體檢
  • 守護土地-打造有機無毒學田

長期駐點辦理

澎湖東嶼坪
工作假期

2008-迄今

  • 三級離島,於2014年成立國家公園。
  • 以珊瑚礁體檢行動記錄海下生態狀況
  • 辦理淨灘以協助社區環境維護
  • 協助聚落環境整理,清除過度生長的藤蔓

長期駐點辦理

台東杉原
工作假期

2009-迄今

  • 阿美族部落
  • 認識美麗灣度假村違法開發等東海岸開發議題對環境及社區的衝擊
  • 守護海洋-淨灘及海洋廢棄物監測
  • 守護海洋-珊瑚礁體檢 公民參與環境調查

與在地居民合作

新竹自然谷
工作假期

2014-迄今

  • 台灣第一個環境信託基地
  • 以低海拔森林維護工作為主

長期駐點辦理

10年反思 學習實踐環境友善

在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生態工作假期裡,我們嘗試讓這行動不再是只有生態的體驗與勞力的付出,而是有更多對不同生命樣態、對多元文化的尊重。

以陽明山二子坪工作假期為例,為了減少碳排放量,即便國家公園允許我們可以將公務車駛入施作的水池旁,以載運工作所需的器材,但我們還是決定用人力加手推車來取代汽車;而志工的午餐,除了強調健康有機之外,我們還和供餐的餐廳進行溝通,以可重覆使用的餐盒盛裝食物,並且以自助餐的方式讓志工打飯,以減少廚餘的產生。

陽明山生態工作假期。工作結束,志工們開心的享用涼麵自助餐。

工作時,除了志工們在水池裡移除外來種之外,也會請岸上旁觀的遊客協助從這些撈起的水草中,挑出不小心一起被帶上岸的小生物。而這一切的思維以及行動的決定過程,都是我們和參與的志工一起分享與學習的重點,試著在每一個下決定的當下,將友善環境為第一考量。

找出我們在面對的問題,藉由行動的設計、規劃,讓參與者從知識上的知道,進展到心理上的同理,最後到行動上的改變,這就是生態工作假期在努力實踐的環境教育過程。我們所強調的生態工作假期,絕對不是一個「活動」,而是一場長期的棲地保育「行動」,只是這場行動是結合了志工服務與生態旅遊的方式呈現,回歸其本質,就是要讓大眾真實地感受到信託下來的土地與資產,有多麼的重要與美好。

2013比西里岸工作假期。淨灘活動結束歡樂的合照。

在引發了社區及民眾的普遍認同及參與,下一個10年,我們要面對的是另一階段的挑戰,也是我們終極的目標──如何讓「工作假期」的觀光旅遊產值成為在地的綠色經濟來源。我們會持續努力與社區互動,也期待您的參與與支持,從生態工作假期的「雙手打造樂活進行式」進化到「綠色旅遊創造在地幸福經濟」。

※ 想要更瞭解生態工作假期10年間的點滴努力嗎?
  12月14日歡迎您參加【十年一刻 生態工作假期分享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