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名稱:春天在自然農法田,手工插秧
- 時 間:2013年驚蟄、清明
- 地 點:新竹縣北埔鄉南埔社區;宜蘭縣南澳鄉自然田
- 工 作:水田畫線、秧田拔秧、手工插秧
- 出場人物:田間管理人─子強;南澳秀明自然農法農夫─阿聰;我們一家人、小咕嚕和小瑀魚的同學與家人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是小咕嚕和小瑀魚從幼稚園時期就已熟知的憫農詩。
然而隨著農事的機械化與自動化,卻不斷稀釋著人與土地的關係與情感。就連從事耕種的長輩們,都漸漸減少了與泥土的直接接觸,小朋友們已很難在食用米飯的時候領受粒粒皆辛苦的真實意義。
如果水田的主人仍選擇手工插秧,應該是現代農業裡頭最耗時,卻也最能體驗「粒粒皆辛苦」意涵的古老農法了。
【驚蟄】南埔插秧日
節氣剛過「驚蟄」,春雷卻遲未敲響,我們邀約了小咕嚕小瑀魚的同學幾個家庭一同來到南埔村,在一塊契約耕作的水田學習手工插秧。
子強將我們集合在「水田伯公」旁的大樹下,為參與的家庭解說插秧之前的準備工作。插秧前必須經過一兩天的整地,將泥土打碎、灌水、整平,再進入田間畫線。水田主人特地搬出已有40年歷史的沉重農具—木製畫線機,由幾位爸爸們輪流操作體驗畫線,提醒大家踩在田裡的時候腳步要輕與慢,以免將辛苦整地畫線的田踩壞了。
才聽完子強和水田主人的解說,孩子們早已躍躍欲試地捲高褲管,就要下田。幾個人共用一只沉重的木製骨董秧盆(又稱「秧船」),盛裝綠色頭髮似的秧苗。插秧時先從根部輕輕分出6至8株為一撮的秧苗,再仔細插入每一條水平與垂直畫線的交會點。
「好溫暖啊!」「踩起來好滑啊!」孩子們興奮地涉入,踩踏在軟爛的泥水之中,發出衷心的讚嘆。有時,水田也回應似的發出近似夜間蛙鳴的聲音,引起小朋友停下手中的動作,側耳傾聽。我想,這一定是土地想要告訴孩子們的「悄悄話」,必須踩踏在真實的田地裡才能夠聽得見。
小黑蚊來了,叮得我雙腿、雙臂又痛又癢的。孩子們搶著跟我分享說,小咕嚕教他們用田間的泥水把大腿和手臂都塗滿泥巴,就可以防小黑蚊叮咬。我對於孩子們的創意與適應能力感到驚奇。
小朋友們也不時扮演著大力士,幫忙搬運、傳遞著沉重的木製秧盆,一面順道撈出田裡的福壽螺。小朋友們一面找一面好奇地問:「子強伯伯,福壽螺是『害蟲』嗎?」子強回答:「在插秧後的一段時間是的。但我們的田是不用藥、不除草的田,等到秧苗漸漸長高的時候,福壽螺會幫忙吃掉一些田間的雜草,反而對秧苗有益。」所以,即便是人人討厭、除之而後快的外來種-福壽螺,漸漸歸化、與水田共生時,功與過還真的難以論斷。
同時間有一群園區實驗中學「根與芽社」的高中生,由學校老師帶領著和我們一同插秧。這一天也是全台的反核大遊行,在插秧的過程中,幾個大人斷續地談論著核電議題。接近中午,插秧的進度已超過原來預期的這片田地的1/3。始終參與我們的水土保持局工作人員端來一盤社區媽媽用南埔米做成的紅豆麻糬點心,配上南埔米麩為裹粉,招呼大家下到水圳裡洗去手腳的泥巴,上岸享用點心。
我在工作當中觀察著幾個孩子,他們插秧時專注的神情、愉快而自在的過程,和我在教室當中觀察到的多麼不同。每個孩子親近自然的天性也在這短短的上午展露無遺。在我理想中一種教室的可能,應該是這樣天空地寬、與土地相親的。
子強透過募集「穀東」的方式,在南埔社區推動著友善土地水稻契作的平台,邀請更多家庭體驗實作,參與糧食生產過程。讓孩子們琅琅上口的憫農詩,有淚有汗,化為真實。
卷一 是工作、也是假期,大手牽小手的練習曲。
【清明】南澳自然田
雨水不歇的清明連假,我們在清晨時分自雨陣中抽離,前往陽光普照的南澳,參與一處以秀明自然農法耕種的自然田插秧。
去年1月在新竹新豐「不良農家」幫忙搶收自然農法地瓜時,認識了來自南澳的秀明農夫阿聰一家人,當時就說好將安排時間去南澳當田間義工。剛好他們最近正需要插秧的幫手,而小咕嚕和小瑀魚3月【驚蟄】在南埔插秧後感到意猶未盡,我們就前往中央山脈東邊的「阿聰自然田」樂當一日農夫。
對於農事稍有概念的人應該會很好奇,為什麼南澳插秧的時間會在節氣【清明】的時候進行?比一般慣行農法晚了5、6個星期,也比南埔晚了將近一個月。原因是秀明自然農法強調自行育苗,必須等到秧苗較大才開始插秧,是它與其他友善環境的耕種方式最大的不同。
也因為強調一切使用最自然的方式,在插秧之前必須先學習秧苗與雜草的辨識,先進到秧田裡面「拔秧」,將夾雜在秧苗裡的其他雜草挑揀出來。光是就著陽光檢視微細的白芒、挑選出秧苗,就是非常費工的事情。
收集了將近3個半秧盆,我們才移到旁邊的水田開始下田進行手工插秧。因為育苗與選秧的不易,插秧時一次只分離一株出來插。我們一家四人各自推著秧盆,一面插秧一面倒退著行走在泥水之中,直到午餐休息。
偶爾抬頭望見西邊靛青色大山夾峙著南澳溪,會想起2年多前因閱讀《綠色葛雷扇》而帶著孩子們行走大南澳越嶺古道與跳踴海岸,追想19世紀英人何恩曾在大南澳平原拓墾、建立平埔族王國的故事。
午後,田間只剩下我們一家和兩位來南澳打工換宿的幫手。
阿德和我繼續著彎腰插秧,也順道調整早上另一群孩子邊做邊玩水、丟泥巴,留下的許多「倒秧」和「浮秧」。小咕嚕和小瑀魚幫著插秧累了,開始爬起田邊的石頭山,並模仿阿德搬石塊,合力在上面蓋了一條「手做步道」。他們自稱「步道專家」,爸爸則是「插秧專家」。
回家的車程,阿德才向小咕嚕小瑀魚提到他帶全家人來南澳插秧的想法。
他並非將插秧視為讓小朋友淺嘗的遊憩活動,而希望能從親子一同參與稻米生產的過程中認真學習農事,了解友善大地的耕作。他對於工作的完成與品質有所堅持,親自帶著孩子動手實作,期許孩子們認真觀察、細心學,對生活中的許多事物保持親力親為的熱情,能夠做一位不需讓別人協助收拾殘局的人。也希望孩子們在感受了插秧滲透的苦樂之中,對於餐桌上的食物會更知道珍惜。
工作,野度假
作者:孟琬瑜
攝影:陳理德
出版社:白象文化
ISBN/ISSN:9789863580614
大手牽小手,在假期中暫離生活軌道,揮汗工作,也放鬆身心──邊做、邊玩、邊學習!
春分:體驗插秧的新奇;大暑:走進自然田歡喜收割;處暑:到七股海岸留沙;入秋:大山背上帶青蛙過馬路……孩子跟隨大人的身影,用行動守護環境,並將獲得的生態知識融入日常生活裡。
※ 本文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