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巨蛋的藉名煉金術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大巨蛋的藉名煉金術

2015年01月23日
作者:munch

當城市有願景,財團就能煉金,這是多年來在BOT開發案中,越走越明的商業邏輯。

施工中的台北大巨蛋及周邊建築,後方為松菸誠品館。攝影:郭政佑

大巨蛋案再掀風暴,在護樹、履約的爭議中,問題的核心在於過高的商業量體,讓大巨蛋棒球場的願景,開始變調,甚至商業的算計,摧毀了原初的巨蛋夢。如果不健忘,十多年前,大巨蛋原本是打算落腳關渡平原,藉由開闊的腹地,解決車潮人潮的問題,並且讓大巨蛋成為帶動關渡發展的動力。

但是1995年,當時台北市長陳水扁,成立台北大巨蛋推動小組,規劃大巨蛋移到松菸,才能創造利益,但是有推動並未定案,敗選下台。直到馬英九接任台北市長,拍板定案大巨蛋在松菸興建,並且以政府財源不足,在2001年決定採用BOT方式進行,並且在陳水扁選上總統後,當時宣稱「大巨蛋是中央與地方的合作開端。」

但是,這項大巨蛋興建在松菸,並且採取公共建設BOT方式,也註定日後的問題重重。因為市民有巨蛋夢,但是財團是看利益,計算開發後的利益,必須大過投資公共建設的成本,才可能投入。當時參與標案的財團,都在大巨蛋周邊有規劃商業設施,差別是誰比較狠,誰比較有手腕…

※ 本文摘錄自《蘋果日報論壇》,點選連結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