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查樹梅坑溪 學童化身小公民科學家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踏查樹梅坑溪 學童化身小公民科學家

2015年04月27日
本報2015年4月27日新北訊,洪郁婷報導

Timbil正用電腦測試小朋友的顯微鏡。攝影:洪郁婷

一台電子顯微鏡多少錢?只需要300塊的材料費和一個下午的聚精會神,一位小學生就能組出一台電子顯微鏡!科學就在生活中,動動手,你也是公民科學家。

4月26日竹圍工作室駐村藝術家Timbil與竹圍國小自然科學老師陳建興合開了「手作顯微鏡與樹梅坑溪水域探訪」工作坊,帶著18位國小四到六年級小朋友,一起享受手作科學道具的樂趣。

竹圍工作室駐村藝術家Timbil,來自印尼,身上混和著藝術家的浪漫和科學家的求知精神,在印尼雅加達推廣公民科學,藉由簡單製作的科學道具,就能在日常生活裡紀錄、觀察環境的變化。

如何自製一台電子顯微鏡?材料只要一架最普通的網路攝影機,兩片厚紙板,4支螺絲,幾個螺帽和彈簧,300塊不到加上一個下午的聚精會神,就能組出一台電子顯微鏡,就可以開始觀察微小的事物,還能隨時擷取下生態觀察成果。

秘訣就在倒裝鏡頭。陳建興老師解釋鏡頭成像原理,倒裝後的鏡頭焦距變得相當短,重新對焦之後,我們就能得到一台顯微攝影機。

螢幕上出現顯微畫面。攝影:洪郁婷網路攝影機改造成的顯微鏡。攝影:洪郁婷

小朋友上午跟Timbil一起完成顯微鏡,下午便跟著陳建興遊走樹梅坑溪,沿溪欣賞古厝,在汙水中發現優游自得的外來種巴西龜,在溪口泥灘地和招潮蟹打招呼,最後取一桶樹梅坑的溪水,要帶回去用顯微鏡觀察。可惜水質汙染太嚴重,加上取水位置流速太急,沒能觀察到溪水裡的微生物。陳建興說溪裡少了微生物,就像食物鏈少了基座,影響的是整個生態系。

陳建興帶著小朋友遊走樹梅坑溪。攝影:洪郁婷

2012年開始,陳建興以監測樹梅坑溪水質為主題,帶領小朋友參加科展競賽,各式水質監測方式,觀察水生植物、底棲昆蟲,兩年多的監測,樹梅坑溪的水質只有越來越差。樹梅坑溪是淡水河的小支流,短短12公里要提供上游農業用水,還要承受中下游12家養豬場和附近住宅大樓的汙水,水量不足汙染太多,到了溪口簡直溪不成溪,倒像是臭水溝了。

怎麼辦呢?陳建興無奈地說,政府的心思都花在看得到的地面建設,看不到的地下汙水設施得到的關注就相對低了許多。問題在於汙水處理,那些應該分流處理的、應該管制的、應該查辦都能確實做到,今天的樹梅坑溪就不會是一條重度汙染的水溝了。

視訊顯微鏡台作法。圖片來源:LIFEPATCH

作者

洪郁婷

環保不只是一種生活風格,而是一種普世價值,比如說人權、自由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