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水田的心情》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訊

聽見《水田的心情》

2016年01月24日
作者:童心園

閉上眼睛想想,台灣的鄉間給你什麼印象?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會在腦海中浮現一大片綠油油的水稻田。然而,水田在最初就是水田的模樣嗎?在它還不是水田的時候,長什麼樣子呢?日本環境教育工作者森雅浩先生的著作《水田的心情》,將水稻田擬人化,用跨頁的的大畫面,和少少的旁白,靜靜地敘說一片水田和周遭的環境變遷。

水田的心情(圖片來源:博客來)

《水田的心情》書封。遠流出版。圖片擷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水田的誕生

「我究竟在什麼時候變成水田的?那已經是很久很久的事,我也記不清楚了。」過去沒有大型機具的時代,水田的開墾是極為耗費人力的事,「這裡長滿了樹木,要把那些深入土中的樹根拔掉,就不簡單。」先民開墾的所在,也是山豬、野鹿、野兔棲息之處。畫面裡,樹上的小猴子寶寶緊挨著媽媽,看著環境漸漸變化。

除了樹木雜草,農夫還要克服土地平整、引水、蓄水問題。「他們利用山丘的斜坡,挖鑿水渠從溪谷引水過來……還把大大小小的石頭,一個個撿乾淨。」如果你曾經赤腳走在溫柔黏人的水田裡,腳下一塊扎人的石頭也沒有,這可是先民用雙手除掉石頭、得來不易的良田呢!遇到土質難以蓄水的狀況,還要透過「客土」的方式,從別的地方運來大量質地較黏的土壤,增加田地保水的程度。

終於可以開始種稻了!「那真是一段幸福的日子……種田的農夫每天每個早晨都會來到田邊,滿足的望著我。」好多大人小孩在田裡進進出出,送茶水的小孩、探班的農婦,襁褓中的嬰兒,就放在樹蔭下就近照顧,農忙的時候,水田是人與人交會的所在。水田,也是動物交會的所在。來自北國的候鳥們,在冬天帶來遠方的故事;春天來時,龍虱、紅娘華、青蛙、通通來湊熱鬧。而人們忙碌依舊,開始看照新一季的水田。

逐漸改變的水田印象

年復一年,遠方開始有了變化。「附近建造了新市鎮,搬來了許許多多的人,卻不見有人到水田玩耍。」畫面遠方,原本的梯田蓋起一幢幢房子,晚上變得越來越亮。農夫老去、水田荒蕪,「歐吉桑的孩子們都到城裡工作,再沒有人來照顧我了。」沒有人造訪的水田,不禁昏睡了起來……讀到這裡,不禁為田地感到有些落寞呢!

有一天,除草機的聲音,突然讓田地再度甦醒。田裡再度蓄滿水、準備插秧。這次來插秧的,是一大群孩子。秧苗握在他們手裡,歪歪扭扭地落地,準備好要茁長。「這群孩子,後來真的常常回來看我。有時被田裡的蟲子嚇了一跳,有時又對著稻子開出的小花嘖嘖稱奇。」收割的季節又到了,孩子們在田裡忙著。而水田,也不再寂寞。

《水田的心情》描述的是一座離京都20分鐘、一座名叫仰木的郊山村落。作者森雅浩用平靜卻深情的筆調,將人們和水田互動交織的情感,化為水田的心聲。森雅浩是日本Be-nature School的創辦人,多年來致力於自然體驗教育。《水田的心情》一書的誕生,緣於森雅浩某次負責「里山體驗營」的過程,來到人情味濃厚的仰木地區、對此處印象深刻。繪圖的松原裕子,因為曾經在仰木地區居住,特別能夠掌握當地的韻味。本書的台灣譯本,邀請有名的宜蘭小農、穀東俱樂部創辦人賴青松先生執筆。他曾經赴日攻讀碩士,由於他對日文與水田耕作的熟悉,使本書的中文版充滿情感,讀起來就像發生在台灣土地上的原創故事。賴青松在宜蘭農村努力十年。德不孤,必有鄰,近年,許多年輕小農,紛紛來到他耕耘多年的深溝地區,彎腰向土地學習。

背後的農業與糧食危機

無論台灣或日本的農村,近年都一樣面臨人口流失老化、土地廢耕等問題。當農夫越來越少,進一步衝擊國家的糧食自給率,農村文化也逐漸崩解。日本透過「食育基本法」,希望以教育手段加強人們對食材、產地、糧食選擇的認識;台灣則由於近年的食安風暴,越來越多消費者關切食物來源的議題,也有熱心的民間團體,開始推動食育相關立法。

根據農委會的資料,台灣需要74~81萬公頃農地才能達到40%的糧食自給率(註一),雖然農委會自102年起推動耕作制度調整活化農地計畫,休耕面積由每年兩個期作約 20 萬公頃,降為 11.2 萬公頃(註二),但全台農地仍面對農舍興建氾濫、土地徵收等壓力。長年守著水田的農夫,對土地儘管有著深情和不捨,但當相關政策和產銷體系給農民的支持太過薄弱時,位於食物生產第一線的農村,自然容易崩解和撤守。

孩子們對於嚴肅的糧食議題,也許還不明瞭,然而若能透過繪本《水田的心情》,和一塊歡迎人們前往親近的土地,讓更多小朋友親身體會食物生產的過程,也許在不久的未來,台灣水稻田的價值,能夠更被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