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原子力資料情報室」核廢專家澤井正子週末受邀來台,繼日前對台灣高階核廢將採露天乾貯方式處理提出疑慮外,29日於座談中,再對台灣目前以焚燒方式進行低階核廢減容,提出謹慎檢測輻射、公開數值的建議。
「不管是壓縮、焚燒、或是電漿火炬的方式減容,都只是減少體積,輻射並不會消失」澤井強調。
澤井正子提出照片,顯示日低階核廢料的鐵桶因水氣腐蝕。攝影:賴品瑀
焚燒法減不去輻射 專家籲持續監測
澤井指出,為了減少低階核廢料的體積,世界各核電廠陸續以壓縮、焚燒、或電漿火炬的熔融方式來進行減容。壓縮僅是物理性壓縮,但減少體積有限,約僅能減至1/10至1/20的體積;而包括台灣目前仍採用的焚燒法,則有產生戴奧辛與放射性廢氣逸散的問題;目前國際趨勢轉向以能達到更高壓縮率的電漿火炬來熔融,但為了達到所需的中心溫度15,000度高溫,需要大量電力。然即便減少了體積,輻射與核種數量仍不會減少,仍有部分半衰期長達千百年部分輻射物質存在,須持續監測輻射數值。
低階核廢減容方式 | 缺點 |
■ 壓縮法 | ◈ 物理性壓縮,減少體積有限 |
■ 焚燒法 | ◈ 產生戴奧辛、放射性廢氣散逸 |
■ 電漿火炬熔融法 | ◈ 達到熔融高溫15,000度需耗大量電力 |
→ 減體積,不減輻射、核種,仍須長期監測。 |
核子工程博士賀立維補充,雖然台電聲稱國內已開始使用原能會核研所研發出的電漿火炬技術,但至少核二、核三廠都曾親口對他否認,表示目前台灣仍使用一般焚燒垃圾用的焚化爐,來處理低階核廢減容。
不過澤井也指出,目前有些使用電漿火炬處理低階核廢的核電廠,也在設法藉此提煉出鐵,要再利用作為高階核廢貯藏桶原料,同樣讓人感到憂心。
對此,澤井表示,若台灣的確無其他可能產生輻射物質的來源,那麼的確很大的可能就是來自核電廠。因此她會建議核電廠應公佈排出口、過濾網等監測數值,一方面接受監督,一方面也是自清。澤井強調,不只是原能會與立法院應依照職權提出要求,各界人民也應團結起來提出要求,讓核電廠提供相關資料。
尚無完全阻隔輻射容器 核廢儲存僅為「拖延時間」
放在蘭嶼的低階核廢料,早已面臨遷出時限,也獲得澤井的關注。澤井提出日低階核廢貯存場「六所村」的經驗,委婉表示「雖然沒有蘭嶼這麼隨便,但也不能說是好方法。」六所村同樣以鐵桶、水泥護壁來放置低階核廢,雖放在地下20公尺,但在無完善的排水設計下,仍然有鐵桶腐蝕的現象發生。
蘭嶼核廢料桶鏽蝕。圖片提供:立委田秋堇辦公室。
「人類沒有辦法生產出來任何容器來完全阻絕輻射,我們只是把問題拖延到一兩百年後。」澤井如此坦言,再次提醒低階核廢料的輻射劑量雖然比起高階核廢料低,但是有毒的核種都還是存在,仍有千百年以上的半衰期,只能盡量放在離人類活動遠一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