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化工廠遺毒 中國常州數百學生集體中毒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廢棄化工廠遺毒 中國常州數百學生集體中毒

2016年05月05日
作者:張春(中外對話北京辦公室編輯)

中國江蘇常州外國語學校數百學生出現中毒反應,疑與毗鄰的廢棄農藥化工廠土壤污染有關。有關農藥廠廢地中毒事件的報導屢見報端,中國近十年來影響較大的就有四宗。污染土地的合理修復利用以及資訊公開不足,仍然是防範此類事件的痼疾。

常州外國語學校爆發學生集體中毒事件。圖片來源:常州外國語學校網頁截圖

學校蓋在化工廠舊址旁

位於中國東部 江蘇省常州市的這所普通中學在4月中旬成為中國媒體關注的焦點。

常州外國語 (簡稱常外)新校區使用不到半年,就有493名學生出皮炎、濕疹、支氣管炎等程度不一的身體異常。距離新校區咫尺之遙便是原常州農藥化工廠的舊址,土壤修復工程正在那裡進行得如火如荼。學生家長憂心忡忡,社會輿論也一邊倒地指責學校不該在被污染的土地附近選址建校。

其實這一事件年初就陸續被多家媒體曝光。4月17日中央電視台報導後 ,引起了全國上下廣泛的關注和討論。環保部已經和江蘇省成立聯合調查組調查此事件。

4月26日,聯合調查組向新華社介紹了調查最新進展情況。

目前採取的最重要應對措施就是在常外校區、以及附近化工企業舊址開展空氣、土壤和地下水環境監測。為確保監測數據科學、準確、可信,監測方案還專門設置了對照點,建立了環境監測數據質量控制體系,並開展了第三方質控監理等。

目前最先開展的是大氣監測工作。從初步得出的數據來看,常外校區6個點位與常州市內2 ​​個對照點位沒有明顯差異。土壤及地下水監測,包括打井等前期準備工作,也正在有序開展。

據醫療衛生專家組介紹,學校衛生、飲用水符合國家標準,食品衛生符合要求。學生因病缺課監測系統數據顯示,未發生傳染病等疾病的流行和暴發。環境流行病學相關研究分析正在進行當中。

學校一開始對媒體的密集報導非常反感。校方甚至還發布過公開信,指責媒體不該誇張報導,擴大事態,把平靜的學校推上風口浪尖。

目前校方的態度似乎已經轉變為配合。在常州外國語學校的官網上,已經開闢了 「土壤修復」的專欄,及時向師生、家長以及社會各界通報環境監測的進展和相關數據。此舉似乎與民間環保組織的敦促有關。此前「自然之友」 ,曾經想常州外國語和環保局發出信息公開申請,要求該地塊污染修復方案、修復工程環境影響報告全本及其批復等9項材料。

污染土地改建公園 健康隱患令人擔憂 

時至今日,事態似乎已經逐漸平息。這塊原準備修復之後修建綜合購物中心的地塊,現已種上樹苗,準備改建成公園。常外師生仍然在新校區正常上課。

該污染土地原屬於三個化工廠所有,佔地近400畝。規模最大的常隆化工在此生產經營50多年,主要生產農藥、殺蟲劑等,2009年前後搬離。

家長曾經委託第三方檢測公司對 學校空氣品質和水樣進行檢測 ,水中鐵、鉻、砷等重金屬超標,而空氣中則檢出丙酮、苯、甲苯、二氯甲烷等有機污染物,與農藥化工廠地塊污染物類似。修復場地的環境影響評價書顯示,氯苯和四氯化碳等有機污染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中超標數万倍。聯合調查組的官方數據和這些家長自發調查得出的數據是否能相互印證,目前還不可知。

這些污染物對人體的健康威脅到底有多大? 

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員陳同斌、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郭彪等多位專家認為,這些污染物短期致癌可能性不大,但可引起亞急性中毒,長時間接觸導致白血病、淋巴癌的機率會增高。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副研究員羅茜告訴媒體 ,超標最高的氯苯,「在人體內有積累性,會逐漸損害肝、腎等器官,同時對皮膚和粘膜也具有刺激性。」而四氯化碳,目前認為無致畸和致突變作用,但具有胚胎毒性。(embryotoxicity)

為免翻覆土壤再次釋放污染物,修復工程後來由客土置換改為新土覆蓋。未能清除乾淨的污染土壤,將有可能繼續滲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成為未來安全隱患。有專家建議及時建立地下隔離牆,切斷地下水和土壤污染對學校的後續影響。

土污事件與城市擴張

近年化工污染事件頻發,專家認為和危險化學品和廢品處理監管不嚴關係很大。

涉事企業之一的江蘇常隆化工有限公司,已經多次出現在 江蘇毒地事件中。2015年江蘇靖江一個養豬場(距離此次涉事地塊和常隆化工總部分別約1小時車程)底下土層爆出上萬噸化工廢物埋藏,其中就包含常隆化工的廢料;2014年底江蘇高院針對六家化工廠向河中非法排污判賠1.6億 ,常隆化工獨攬8500萬。

污染土壤的治理,技術難度高,施工量大,且成本高昂,在國內外都是難題。重化工污染場地的修復時間更可能長達數年至數十年。

伴隨著中國過去20年的城鎮化大發展,原來在城市周邊甚至遠郊區的農藥廠、化工廠,逐漸被納入到城區地界,並隨著地價飛漲 外遷新址 。農藥化工廠舊址遺留下來的土壤污染事件卻不絕於耳。


2004年北京宋家莊地鐵站修建過程中,有三位工人在挖掘深井時突然中毒暈倒,後經證實此地原來是北京一農藥廠舊址。該施工場地隨之一度被關閉。北京市環保局隨後開展了場地監測並採取了相關措施。之後污染土壤被挖出運走進行焚燒處理。該事件標誌著中國重視工業污染場地修復與再開發的開始。

同樣的事情也 發生在武漢 。武漢農藥廠漢陽區赫山廠址廢棄後賣給了不知情的地產商,2007年啟動施工後,有工人在施工現場中毒暈倒。武漢市土地儲備中心在退還開發商土地款之外,又賠償了1.2億元,收回了土地。此後,有關方面最終確定赫山土地70%以上的區域都受到了污染,污染總土方量達到29.68萬立方米。主要污染物是有機磷、有機氯農藥;平均污染深度在1.8米左右,局部最深達9米。專家估算要修復整個赫山地區的土地,成本預計將達到2.8億元。

萬眾期盼 《土十條》呼之欲出 

除了未批先建環評被架空,以及土壤修復施工操作不合格等因素外,對土壤污染危害的重視不足,信息公開程度不夠,妨礙了公眾對此類事件的了解和監督。另外強有力的立法保障,目前也不到位。

4月25日,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向12屆 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0次會議報告說,將出台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也就是環保屆人士翹首期盼的《土十條》,啟動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

這一擬議中的詳查將以農用地和建設用地為重點,實行分級分類管控。完成土壤環境質量國控監測點位設置,建立土壤環境基礎數據庫。目前,環保部門已在10個省份啟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示範項目。

《土十條》具體的出台時間還不明確。陳吉寧表示, 《土十條》文稿已大致成熟,下一步將按程序報批後實施。他指出《土十條》將分別針對未污染土地、正在污染的土地、已經污染的土地分類做好風險管控,在風險管控的條件下做好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