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烏來部落的葛思悠農場,一個清淨又優雅的自然生態農場。10年前,這裡的主人將此地改造成農園,並提供飲食和體驗服務,成為新北市烏來部落裡別豎一格的場所。這裡能逐漸發展成為友善環境的體驗場所,除了主人的付出,還有著一段主人與外部生態講師合作的歷程。日治時代,烏來曾為日人推廣種植水稻米的示範地之一。西羅岸路的葛思悠農場,曾經也是梯田,但因梯田不符合本來泰雅族的耕作習慣,梯田景況已不復在。
葛思悠農場主人李秀菊。攝影:何麗文。
攀樹帶給主人收益 留下楓香
葛思悠,在泰雅族語意為相思樹,在這個農場的所在位置曾經有很多相思樹,所以取名為葛思悠農場。此農場的擁有者,為泰雅族原住民王維南和李秀菊夫婦,兩人在烏來當地是公務員,在退休後開始有機蔬菜的種植。
葛思悠農場曾經有一大片的楓香樹,10年前為了開墾種植蔬菜,他們差一點被砍伐光,去做段木香菇的木頭,僅剩下幾株40年前親手種植的樹。
最後幾株,在3年前差一點被砍伐之時,生態講師廖鎮洲願意帶遊客來做攀樹體驗,讓眾人抱抱老樹、感受樹梢上的風聲,也讓眾人記得倘佯在自然間,於樹下乘涼的種享受。也讓農場認識到,不需要砍樹,有人願意為了活著的樹付費為部落帶來收益。
葛思悠農場外觀。攝影:黃淑玲。。
種植傳統作物 納入食材
香蕉飯是泰雅族的傳統食物,以糯米、相當成熟的香蕉、野生香蕉的葉子製作而成。這一道香蕉做成的美食,目前成為原住民風味餐的主食或是甜點。為了提供這道食物的DIY體驗,農園開始種植野生香蕉,以提供葉子成為製作的材料。
目前,葛思悠農場用自己園內自有,且是泰雅族傳統的食材,以提供餐飲的服務:馬告(馬告)、食茱萸、泰雅族小黃瓜、泰雅族豆子、蕗蕎、桂竹筍、段木香菇、木耳、野生香蕉、光果龍葵、鵝仔菜、珠蔥等種種食材,讓菜色更加豐富且具有特色。
到現在,農場女主人秀菊以一身好手藝,讓遊客充分認識原住民風味餐的美味,並得到烏來區公所主辦的馬告料理比賽第一名。
特別的是,廖鎮洲說,食茱萸和馬告是烏來泰雅原住民的民族植物,同時也是芳香植物,受人們喜愛,且種植樹木有助於水土保持,所以現在主要在葛思悠農場推廣這兩種植物。
馬告、食茱萸 兼顧生態的綠寶石
一排排錯落在葉間綠豆般大小的翠綠果實,看似再平凡不過的景致,卻是泰雅族人眼中珍貴的植物。馬告(maqaw),中文名稱為馬告,採集過程需要大量人力,未成熟的果實氣味似黑胡椒、檸檬和薑的混合,壓碎之後更加濃烈,被泰雅族人廣泛應用。
每年五月中至六月初為產季,因為在泰雅族的認知裡,無論是料理、藥用,使用相當廣泛。近十年,馬告逐漸成為有經濟價值的香料植物。且在搭建產銷管道(如農夫市集)的過程中,馬告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作物。
馬告早期常見於泰雅族的生活周遭,在開墾的過程中,因其普遍性常被去除,只留下少數供日常所需使用。近年,多元的功用和上揚的經濟價值,讓馬告又再度被重視。長期深耕烏來的生態講師廖鎮洲認為,馬告不單僅僅為泰雅族民族植物,具有濃郁香氣,生長過程不需大量水份,更重要的是其是樹的型態,生長與採收的過程不需全面砍伐,若種植馬告為農作物,對於山區農田的水土保持比一般農作物有貢獻。
另一個值得注目的焦點──食茱萸,泰雅語為tana,和馬告一樣是泰雅族的傳統植物、芳香植物且是木本的植物。各地的泰雅族人喜歡食用其具有香氣的嫩葉,廣泛用於料理中,採用其鬆軟的木質作為刀鞘的材料。
不論泰雅族的人認知,就生態上的觀點,開花時是吸引蝴蝶、昆蟲前來的重要蜜源植物。
馬告與食茱萸的栽種方式,顯示生態保護與農民經濟兼容並行的可能性,期待透過政府輔導和更多宣傳管道,讓更多人能夠了解植物對於整體環境和泰雅族經濟的影響性,透過購買、參與導覽、親自體驗等實質的行動支持烏來農業,達到保護自然環境的效果。
育苗中的食茱萸。攝影:彭瑞祥。
從傳統再出發 以生態訴求走入農夫市集
在近十年前,農場主人及一群泰雅族長者為了建立一套可延續至下一代且符合泰雅族習慣的生存方式,回歸原住民的本質,於是開始在葛思悠農場的範圍內種植有機蔬菜。一群有心協助此事的人們為了協助維護烏來生態環境,及建立烏來農產產銷制度,開始建立一套與當地環境共存的商業模式。
在三年前,開始有一群人協助烏來地區的農產品建立產銷管道,於是有了碧潭的248農學市集。去年林務局和慈心基金會合作,又在台博館南門園區開立了田裡有腳印市集,協助農民推廣他們的農產品。
白天,這裡可以親自下田去體驗拔菜,靜聽蟲鳴鳥叫聲,晚上可觀賞螢火蟲,只要移動腳步好好來葛思悠農場享受深谷中的寧靜。
假日一家人遠離吵雜的都市,來到葛思悠農場度假,讓孩子與田園更親近大地,田園饗宴,散步園中小徑,讓繁忙的工作之餘,忘記疲憊身體,田園中得到最美的回憶,慢慢悠閒享受有原住民文化的田園之旅。
※ 本文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環保署、大安社區大學、台灣和平草根聯盟、靈山文教基金會合辦之「2016環境大聲公‧環境新聞編採營」學員實作作品。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