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海洋夢:海生館和台灣的海洋保育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人文

十年海洋夢:海生館和台灣的海洋保育

2016年06月19日
作者:方力行(正修科大 講座教授;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創館館長)

還記得第一次親眼看見海洋神秘美麗的生命時,內心的震動嗎?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水底隧道。圖片來源:Solomon203。CC BY-SA 3.0

最多台灣人生平第一次瞭解海洋生命的奇妙與美麗、開始被海洋吸引的地方,大概就屬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屏東海生館)了。歷經整整10年的籌備期,海生館2000年開館至今,已經有超過2500萬的遊客。好的海洋保育來自普及的海洋教育,普及的海洋教育來自民眾願意瞭解、喜歡並親近海洋,在這點上,海生館所發揮的影響難以度量,但海生館的保育成就和精神理念,其實遠超於此。

違法魚塭、濫墾田地和墓仔埔…是洞天福地

 

左:海生館建館前的基地空照。右:海生館完成後的鳥瞰圖。圖片來源:方力行

當年(1990)決定要將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設立在車城,本身就是一件重大的環保決策。

怎麼說呢?其實當年全台爭取設立海生館的地點有25處,最後卻放棄了臨近城市的台北三芝、高雄旗津、台中梧棲……等大家看好的地方,落腳於偏遠,周遭全是違法魚塭、濫墾田地,以及一大片公墓地的屏東縣車城鄉後灣村。這個決策看似違反了所有理性的選擇,但是我知道它的意義,因為我就是當年籌建小組的召集人。

將海生館設立在這樣的一個地方,背後的用意之一,是想藉政府的公共建設,將一塊被人類破壞、捨棄、避之唯恐不及的地區,重新再變成一個集觀光、教育、研究、甚至生態復育的洞天福地。

海生館和其他博物館不同,必須有許多活體展示,展示的目的,與一般商業水族館找一些稀奇古怪的生物用來吸引觀眾完全不一樣。海生館的活體展示,是為了表現自然中完整的生態系,如:山溪、河口、牡蠣架、潮間帶、珊瑚礁、大洋區……等,還包含了環境條件以及生活期間的居民。所以廣義的說,這些大大小小的展示缸,集合起來就是一本台灣水域生態教科書的「真實版」。觀眾如果有心學習的話,在遊樂中不知不覺就瞭解台灣的水域生態。記得在開館沒多久之後,日本NHK電視台專程來館拍攝特集,而隨團顧問,一位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在參觀時對同行的隊員說:「日本的水族館,沒有一座在生態教育表達上比台灣的海生館更好。」

正因為需要飼養活體,開館前四年,我們籌備處就在屏東枋山租了一個魚池,培訓日後館員的養殖技術,並救援收集漁民不小心抓到,本來註定死亡的各種特殊魚類,我們也研發海洋生物人工繁殖。這些任務都在幕後進行,鮮為人知,但一直延續了下來,直到現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已是全世界公認珊瑚繁、養殖種類和技術,以及瀕危珊瑚魚類繁殖最成功的機構。

鯨鯊保育紀錄:存活143日的鯨鯊寶寶

鯨鯊的展示和研究也是這樣產生的。海生館開館前,台灣一年捕捉並吃掉300多條鯨鯊,全世界也沒有保育鯨鯊的意識。但因為台灣東部的黑潮生態系中,鯨鯊是不可或缺的一員,我們在規劃海生館時,為了迎接這位嬌客,設計了可容納鯨鯊、當年全世界最大的水缸。並且,為了讓鯨鯊順應自然長大,我們還制定野放方案:假如養殖鯨鯊超過6米體長,魚體垂直離底部仍有兩米的安全距離時,就予以野放。在鯨鯊未列入保育的彼時,這是唯一能拯救特定被捕捉個體,又能兼顧黑潮生態展示教育的做法。

海生館研究鯨鯊,領先其它國家、首度發現鯨鯊是卵胎生,同時也創造了拯救鯨鯊寶寶的紀錄:當年(1996),有一隻鯨鯊媽媽在花蓮被捕獲,搬運到魚市場肢解拍賣時才發現肚子裡仍有鯨鯊寶寶。我們從母魚肚子中拯救胎兒,細心照料,讓鯨鯊寶寶在人工飼養環境下,存活了足足143天。可惜後來館方因為人事更迭,對保育法令改變的判斷及反應失當,加上不能有效管理BOT廠商,以致後來的一些作為葬送了長期保育成果。八年努力,比不上八秒錯誤決策。

虛擬實境革命:最新科技,拯救最多海洋生命

海生館入口處的鯨魚親水廣場。圖片來源:Solomon203。CC BY-SA 3.0

海生館是全世界第一座使用大型電子展場,取代活體展示的博物館/水族館。籌備處從1997年起就和工研院合作,花了9年投入研發「世界水域館」虛擬實境,2006年正式啟用。雖然當時許多人都不認為能成功,但我堅持這樣做的原因有幾個:第一,「世界水域館」的生物都規劃外國或特殊水域種類,如:深海、極地、歐美……等,如果捕捉、運輸、飼養活體生物,折損率一定很高,但假如可以開發栩栩如生的虛擬實境,那不知能拯救多少生命。第二,以前博物館展示古代生物都只能用化石或模型,虛擬實境不但能活靈活現的重現生物活著時的風采,透過電腦程式撰寫,還可以讓生物行為與環境互動完全依照生態法則運作,成為嶄新的教育內容。第三,水族館的水族缸一旦建好,水質及環境條件都設定好了,就此再無換展可能,假如虛擬實境的展示方法真能成功,我們就可以從此打破這個限制。第四,最最重要的,若是我們的努力和創新,可以引起別的水族館群起效法,長久下來,不知可以保護多少海洋生物的生命!沒想到19年後的今日,虛擬實境技術已成為全世界的風潮了。

25年前,海生館也規畫整建了館區中一連串淡水、鹹淡水及鹹水的人工濕地,如今,這片溼地上魚蝦成群,還是墾丁候鳥遷移時重要的休息站,並且是野兔、竹雞、果子狸、眼鏡蛇……,甚至梅花鹿出沒的棲地。或許對一位博物館館長而言,2500萬遊客的喜愛是政績的肯定,但對一位海洋學者而言,公共建設能將遭到破壞的土地賦予重生,讓自然生命和人類再次共存、共享,或許才是真正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