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中國】受台灣農友啟發 內蒙牧民從傳統中開創新局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綠色中國】受台灣農友啟發 內蒙牧民從傳統中開創新局

2016年07月14日
作者:呂妍(北京天下溪教育諮詢中心專案負責人)

※編按:上篇中,作者提及了蒙古大草原現在面臨的工業汙染、下一代嚮往都市生活而致遊牧文化的消逝......等問題。而在2014年來臺參訪後,他們帶回去了哪些感動及改變?

本文作者呂妍所屬單位「北京天下溪諮詢中心」,是民間教育機構。眼見東北亞草原是游牧文化的搖籃,生態珍稀而脆弱,在市場化、全球化、工業化背景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於是在2007年啟動「人與草原」項目,筆者肩負項目經理一職,從調研、舉辦草原問題研討會、促使牧民看政府、學者對話,愈益深入牧民生活,幫助他們實際解決困難。

在牧區浸泡得久了,我們需要面對更多更實際的來自牧民的訴求。其中最突出的是公平貿易和工業污染。工業污染問題由於對方過於強大,我們一直努力但很難有所作為,而公平貿易、社區支持農業卻在十幾年的調研之後終於有了行動上的介入。這要感謝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簡稱環資會)提供的窗口​​。

行動在返回大陸後展開

2014年,在環資會的精心安排下,14位牧民到台灣訪問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為主婦聯盟提供食材的農友,以及台灣的原著居民。這次訪問帶給牧民很多正量的信息,過去,他們在文化被擠壓、經濟利益被壓榨、環境日益惡化中苦苦求索,苦苦堅持,產生了很多抱怨,產生了傷心失望的情緒。台灣的行程讓他們看到了和他們有同樣問題的人如何努力,並且如何取得了成績,這是對他們最大的啟發。在回來後,牧民們分享,台灣​​的原住民情況並不比他們好,而且還更糟糕,但是台灣的原住民仍然努力堅持自己的文化和生產方式不放棄,並且有實際的行動,這讓給他們特別受啟發。

天下溪「人與草原」項目開始從一種特別實際的工作入手,倡導環境友好的生活方式——把牧民多餘的羊油製作成肥皂。最早的草原上的羊油肥皂​​工作坊是在兩家去台灣參訪過的牧民的合作社舉辦的,這個項目也讓天下溪有了一個更實際的和牧民互動的渠道。天下溪「人與草原」項目以前主要在牧區進行各種調研,牧民對調研這種事情的支持度有限,參與比較被動,有了羊油皂項目之後,草原項目就深入到牧民的實際生活、生產中,在討論這個問題的過程中牧民們敞開了心扉,它好像一把鑰匙,為草​​原項目打開了一扇門,進入了更寬廣的世界。

天下溪輔導牧民將羊油製成肥皂。攝影:呂妍。

天下溪輔導牧民將羊油製成肥皂。攝影:呂妍。

賣羊這件事,中間的人特別重要

去台灣的十幾家合作社中,一家合作社挑戰了更深入的領域——社區支持農業。哈日高畢合作社的兩位牧民在理解了主婦聯盟的部分工作之後,開始願意和大陸的社區支持農業的機構合作,他們把羊肉賣給了北京有機農夫市集。

北京有機農夫市集是一家在北京堅持聯繫社區銷售有機和環境友好食品的機構。這個合作規模很小,只有一噸肉,但是它為牧民打開了直接與外面世界交往的大門。在大陸的環境下,有機食品、傳統農法還有相當的生產規模,而社區支持農業的發展卻剛剛起步,規模不大,所以不能完全依靠。

牧民還需要面對現實自己尋找商機,但他們也學會瞭如何介紹自己的優勢。主動面對市場和接受社區支持農業這兩個方面的進步都是在牧民的眼界被打開後發生的。哈日高畢的牧民浩畢斯嘎啦圖,這樣評價社區支持農業:「賣羊這件事,中間的這個人特別重要,以前我們把羊賣給二道販子,他們把兩頭的消息一堵,我們也不知道羊怎麼賣的,賣給誰了,消費者也不知道買的什麼肉。現在他們(北京有機農夫市集)把消費者介紹給我們,我們也認識消費者,知道消費者吃肉怎麼個吃法,買肉怎麼買法,他們這個一通,我們也明白了,消費者也明白了。」

另一位去台灣參訪的牧民則把他的兒子介紹給天下溪「人與草原」項目。這個年輕人原本是個離開草場的學生,一心想著讓草原「現代化」,不過他希望草原現代化的主要動力並不是發現了草原的真問題,而是想把城市慵懶方便的生活搬到草原上。在和「人與草原」項目的接觸中,年輕人改變了看法,轉向支持有機農業,他到北京有機農夫市集實習,訪問堅持傳統農法的農民。

他在日記寫道:「我原來認為,我們的文化是被農耕文化破壞的,和農民交往後我才明白,農民和我們有同樣的問題,他們也和工業化生產的農產品競爭,他們清潔且安全的農產品的市場也在被擠占,他們的困難和我們一樣。」這是個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收穫。農產品貿易中共同的問題是我們天下溪安排這次這次台灣之行的動力,而游牧民和傳統農民的相互理解是我們原本不太敢奢望的。

哈日高畢牧民開辦的冷庫,牧民青年們在加工羊肉

哈日高畢牧民開辦的冷庫,牧民青年們在加工羊肉。攝影:呂妍。

台灣朋友接待牧民的方式還給了牧民們另一種啟發——不同於過去的旅遊業。生態旅遊要求尊重生態環境,尊重而不是消費地方文化,同時回饋社區。從前這種概念講給牧民之後,他們仍然無法想像這個工作應該怎麼開展,在劉麗蘭老師的自然教室、港口部落、四方牧場的訪問,讓他們有了直觀感受,並且開始實踐。

把自己的垃圾收進帆布袋裏

環資會的秘書長陳瑞賓在​​牧民們最後一天的交流中,提到了草原面臨的新問題:垃圾問題,工業包裝、瓶裝飲料都是以前沒有的。這也促使我本人開始面對草原垃圾問題。一旦注意了,就很快發現,草原垃圾問題其實已經相當嚴重,很多牧民並不是有意亂扔垃圾,而是把垃圾輕輕放在自己身邊就走了,他們甚至不習慣堆出一個垃圾堆,那樣很難看。

但是工業垃圾是不會在短期內降解的,牧民的行為中反映出他們對垃圾問題的束手無策。我們天下溪「人與草原」項目,聯合了草原上的七家機構,大家一起製作了帆布袋子,讓大家在草原上收集垃圾,至少把自己喝的那瓶飲料的瓶子裝上,同時,袋子上也用蒙古文寫了和草原生活密切相關的垃圾減量信息,比如:少喝瓶裝飲料,帶水杯喝水,比如:少吃碗麵。牧民以前有出門帶碗筷、用濕毛巾擦手的習慣,這些正在被一次性筷子和餐巾紙取代,這次的袋子上也特地印上了這方面內容。

「人與草原」項目從調研邁向行動

有了牧民的這些實踐,天下溪「人與草原」項目也從調研、遊學變得落地生根,介入社區支持。十幾年前,天下溪人與草原項目提出:「關心牧民生計,關注草原環境」的宗旨,是希望在不脫離當地居民生計的條件下討論環境問題的解決。而今,這個宗旨也變得腳踏實地,在牧民中倡導堅持環境友好的傳統生活,並在此基礎上改善牧民的收入,改善商業地位,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政府通過引入污染企業增加收入的願望。

這一整年,天下溪「人與草原」項目的變化很大,雖然在牧民中的影響仍然剛剛起步,但是也真實的邁出了行動的步伐。

牧民嘗試開展生態旅遊,引起中國大陸媒體關注。

牧民嘗試開展生態旅遊,引起中國大陸媒體關注攝影:呂妍。

 
作者簡介:
呂妍,筆名舒泥。

任職北京天下溪教育諮詢中心,一生懸繫內蒙牧民的環境與未來。2014年來台參加本會舉辦的兩岸地球日交流後,積極促成內蒙牧民來臺參訪農牧業,希望能為他們的產業與對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