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按:4月中,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邀請中國9家NGO組織來台參加地球日系列活動,並拜訪多家台灣NGO組織,交流環境工作經驗。本文是中國環境NGO工作者呂妍,繼〈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兩岸地球日環境NGO交流收穫〉後,第二篇參訪心得。
飛往台灣的飛機上,我又領到了一份航空餐。我忽然想起,20多年前,我媽媽第一次坐飛機,領到航空餐捨不得吃,留下拿回家給我吃。但是現在,我常常坐飛機跑來跑去,航空餐是飛機旅行最愁人的事,難吃、浪費、充斥著過度包裝和一次性餐具。
我由此想起,媽媽當年給我第一份航空餐的感覺,媽媽拿給孩子的總是最好的,而且擔心自己吃上了,孩子吃不上。實際上,我現在真正吃不上的是姥姥包的粽子、自己切肉蒸的大肉丸子、用麵肥發酵做的素餡大包子...這些在姥姥去世以後,家裡再沒有人會做了。
很多年了,大家總是對新事物極度喜愛、拼命追求,對自己身邊的東西視若無睹,並不知道新事物有一天會氾濫成災,而真正可貴的是我們身邊的各種傳統。它們正在被侵犯、擠佔空間、從日常走向小眾,甚至面臨消失的威脅。
綠市集中 尋回失落傳統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4月20日,台北的二二八公園附近舉辦了地球日的NGO展示活動,類似於大陸的環保大集,很多機構在這裡擺攤,展示自己結構的成果,同時也募款和出售一些環保產品。
我和劉亞豔在南門的展示區逛的時候,就發現台灣NGO正在做的很多農產品和手工藝品:有蠟染、草編、麻線編織……而其中讓我比較震撼的是,有一家機構的口號竟然是:「吃自己種的米」——他們在推廣小農。中國是個農業國,在幾十年前,吃自己種的米還天經地義,現在卻要變成口號。
一位女士推薦的布製衛生棉讓我大吃一驚,首先我們小時候沒有衛生棉的時代,布製品是理所當然,現在變成環保產品了!和我一起的劉亞豔比我小十幾歲,她覺得特別新奇,而我居然可以向她介紹一些使用常識。雖然做了改良,吸收了紙質衛生棉的設計,但這不是什麼創新,這是回歸!可對很多20多歲的人來說,這是新生事物!我感覺被刺激了。
回過頭仔細看這個環保大集上展示的產品。蠟染、紮染,在我們那裡還活著的民族工藝品在這裡很多環保組織在學習,因為他們用的是天然染料。草編,大陸的竹編、草編、藤編也越來越罕見,但是籐椅、竹扇、草席這樣的東西我還見我姥爺用過。不過近十年真的沒見人用過了。
很多傳統方式對環境的影響小,和環境的關係比較友好,可以長期持續地利用資源,對資源消耗比較低,今天我們在它們即將消失的時候,終於意識到它們的重要,把他們撿起來,努力保護,這是非常有意義的覺醒。而我更覺得,大陸很多傳統尚未完全消失或概念化,還在某些地區有一定的活力,更應該儘早行動,把傳統生活、棉紡、天然染色、吃自己種的糧食、使用天然材料的手工藝品...等等儘早保存下來,並且重新發揚起來。
居民不斷思考家鄉未來 促布袋鹽田新生
在行程結束後,我和大陸來的另外兩位夥伴麥子、鱷少去台灣南部的布袋和當地協助公民社區建設的人士邱彩綢交流。彩綢姐帶我們去參觀布袋鹽田,這個鹽田已經廢棄,曾經是戰略物資的海鹽,如今也需要依賴進口了。
鹽田廢棄以後,這一區面臨很多沿海地區的同樣問題:海平面上升、海蝕加劇、地表沉降、河口淤塞、野生魚類減少、鳥類棲息地喪失。彩綢姐帶我們去看這些情況,同時帶我們訪問當地漁民、蝦蟹養殖者,他們多是採用「半天然」方式進行養殖。也利用海水潮汐換水、提供食物、投料,同時從海水中收穫副產品,養魚的收蝦,養蝦的收其它的。對這個地區,彩綢姐不斷強調令她感動的事情是當地人對地方事務的參與。
她給我們看他們拍攝的紀錄片,顯示濕地公園、鹽田改造等項目中,當地居民與政府、立法會、企業間的對話。雖然不是每一次對話都有效果,但是彩綢總是用「感動」這個詞來形容這些事件。
當地人非常努力地在關係自己家園的各個建設項目中發言,他們也就變得越來越不容忽視。
彩綢姐經過多年觀察,發現小燕鷗在海邊裸露的沙丘上撫育後代,在人口密集的布袋容易被打擾。濕地公園裡,在彩綢姐和當地人的建議下,人們修了一個遠離岸邊的沙洲,結果第二年小燕鷗就在上面產卵、孵化小寶寶了。她非常高興。在濕地公園的建設過程中,公眾還發表了很多意見,很多意見都基於他們在這一地區長期生活的經驗。
在一片地表沉降不能耕種的水稻田,當地人正把它們變成魚塘、蝦塘,而一些公益人士則邀來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在這裡做一些藝術品,對公眾繼續在這一地區生活提供支援。
這樣的多方良性互動在布袋隨處可見。這裡的生態也在不斷被海蝕和不斷維護重建的矛盾中存在。這一片人口密集的地區,如今在鹽田廢棄、海蝕嚴重的情況下仍然是人類的家園,也是候鳥、魚類和各種樹木的家園,這很大程度上仰賴於這種良性互動的機制,仰賴於當地人不斷在家鄉的未來往何處走的問題上發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