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膽」蹤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尋找「膽」蹤

2016年08月08日
採訪、撰稿:林燕如;攝影、剪輯:葉鎮中

來澎湖,你會玩什麼?搭船到大大小小的島嶼、嘗試各種水上運動、去潮間帶踏浪、浮潛看生態、跟獨特地景拍張照、飢腸轆轆時吃個當地美食,這是許多人的澎湖玩樂方式。而在口腹之慾、海洋保育之間,如何求取平衡?

來澎湖,你會玩什麼?攝影:葉鎮中。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有著短短棘刺的馬糞海膽,又稱白棘三列海膽,普遍分布在澎湖沿近海地區。每年夏天,馬糞海膽繁殖期,正是生殖線最飽滿肥美的時候,也是饕客們最愛的賞味時機。但隨著名聲越來越響亮,馬糞海膽的產量越來越少,從價格就能窺見一二。馬糞海膽處境的變化,老澎湖人陳盡川一路看來,感觸很深,他回憶起小時候滿坑滿谷的馬糞海膽吃到會怕,沒想到現在是大家搶著要吃。

馬糞海膽的產量越來越少。攝影:葉鎮中。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陳盡川之前投身海洋運動,現在則是把運動員的堅持和專注,發揮在海洋保育上。2016年5月初,他在澎湖海域進行例行調查,發現馬糞海膽繁殖狀況並不樂觀,於是和海洋公民基金會聯合呼籲澎湖縣政府,停止開放捕撈,但究竟海膽族群分布狀況如何?數量有多少?因為欠缺調查研究,誰都不知道。唯一的數據,是2004年農委會水試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在內垵北港所做的調查,當時專家學者建議要對馬糞海膽的捕撈進行管理,才不至於影響族群生存。

澎湖縣政府在2010年起限制撈捕8公分以上的馬糞海膽,每年也只開放6月15日到9月15日,4個月的捕撈時間,但6年下來問題逐漸浮現。有人會在開放前幾天大量撈捕,開放後再合法取上岸,也有學者擔憂,開放期間剛好是海膽繁殖期最成熟的階段,當性成熟的海膽都被捕食殆盡,對繁衍後代將造成危機。

馬糞海膽的捕撈應適當管理。攝影:葉鎮中。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看到馬糞海膽的需求,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在2009年就投入馬糞海膽的養殖。馬糞海膽每次釋放出來的精卵數高達數百萬顆,研究人員利用人工方式提高受精卵的成功率。但馬糞海膽複雜的生活史,即便是在穩定安全的人為環境裡,還是無法避免大量死亡,此外,人工養殖的馬糞海膽,生殖腺比不上野外族群的飽滿肥美,種種技術還有待突破,讓人工養殖的馬糞海膽無法量產。

怎樣才能讓馬糞海膽回到以往盛況?民間開始有劃設保護區的行動,靠海的烏崁社區,想藉由馬糞海膽的復育,讓潮間帶生態和社區重新活絡起來,居民自發性組成巡守隊,由水產種苗繁殖場提供100顆種膽,用自然圈養方式,增加馬糞海膽族群。

而位在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內的東吉嶼,島上居民鮮少捕撈海膽,加上海膽食物來源藻類充足,港區內的馬糞海膽狀況良好,隨著馬糞海膽的需求量上升,不少人會前來捕撈,陳盡川和南方四島國家警察隊小隊長蕭再泉,長期關注東吉港內的海膽狀況。

東吉嶼、西吉嶼、東嶼坪、西嶼坪,這四座島嶼及海域,在2015年被營建署劃設為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海域面積就占了9成,平常由國家公園警察隊巡守,民間團體和海巡署,不定期會共同聯合巡護。

海洋生態系彼此緊密相連,馬糞海膽的存續與否,受到衝擊的,不只是漁民的生計、遊客的口腹之慾,還有生活在其中的珊瑚、魚蝦貝類。不管是禁漁、總量管制、設保護區等等,都是手段,希望這片海能夠永續,除了政府該做的基礎調查要加快之外,如何在大眾心裡扎下海洋保育的根,從觀念徹底扭轉才是關鍵。消費者的自覺行動,將會是改變飲食文化的重要力量。

消費者的自覺行動將會改變飲食文化。攝影:葉鎮中。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幾百年來,人們利用大海生生不息的力量,得以生活、得以永續。只有尊重海洋, 人與海的故事才能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