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議員選戰:藍綠夾殺無空間 綠黨壯志未酬 未來仍將繼續努力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北市議員選戰:藍綠夾殺無空間 綠黨壯志未酬 未來仍將繼續努力

2006年12月11日
本報訊(李育琴、陳怡萱、莫聞報導)

選舉宣傳的旗幟12月9日北高市長及市議員選舉落幕,市議員選舉方面,泛藍、泛綠陣營囊括九成二以上的選票,小黨與無黨籍候選人總得票率不到8%,顯示藍綠對決情勢下,小黨生存空間微乎其微,綠黨也不例外。綠黨推薦的候選人全數落選,士林北投區張聿文得票1,918,得票率0.72%,松山信義區潘翰聲1,971票,得票率0.93%,大安文山區張宏林3,410,得票率1.24%。

有別於多數候選人以濫發傳單、四處插旗子、宣傳車擴音洗腦等擾民方式來打知名度,綠黨堅持用環保的方式例如騎腳踏車拜票、舉辦音樂會等。選舉結果雖不理想,綠黨仍將堅持正確的道路。綠黨秘書長溫炳原表示,綠黨要建構一種新的選舉信仰,讓民眾不再害怕選舉或逃避政治,期待在明年立委選舉再接再厲,打一場漂亮的選戰。

前往張宏林總部關切的荒野保護協會保育部主任周東漢談到,綠黨在過去給人的感覺比較偏向非營利組織中的一員而不是政黨,雖然在這次選舉提供各民間環保團體有一個共同交流的平台,但日後仍需設法多與各團體保持密切接觸。

另外對於選舉結果,周東漢表示從網路上各網友積極串連得知多數人都了解環保的重要性,但在投票的一刻卻無法化認同的信念為實際支持的力量,可知台灣選民仍深陷在傳統的黨派對立當中;期待在這次綠黨推出為環保發聲的代表後,台灣政治圈的開放性能變得更大,各類議題的關心者都能推出自己的代表,破除藍綠結構,讓台灣的政治發展得更健康更讓人願意參與。

大安文山區張宏林:建構新的選舉態度

9日開票當晚,大安文山區綠黨候選人張宏林以3410票落選,十多位認同綠黨理念、關心環境議題的朋友聚集在張宏林競選總部持續為他加油打氣。

「綠黨建構一種新的選舉態度!」張宏林用著沙啞的聲音表示,這一路走來始終堅持用「對的方式」接近民眾,雖然政治惡鬥不斷,仍然堅信民間組織應該團結力量,爭取出自己的空間,進而直接引影響與監督政府政策;因為每個民間團體心中,一定有個理想社會的美麗藍圖,參政當然不是最終目的,卻可以是實現理想的手段之一,尤其當政治決策對生態環境影響甚深。

張宏林發表聲明說,千萬不要將選舉結果等號是環保團體或綠黨的挫敗,自己10月中才離職正式投入選舉,人力與資源整合不夠理想,加上深耕地方不夠,所以無法有好的成績,本就該擔負最後結果。他也呼籲當選人,建構一個健康的維生環境,還是政府重要責任,也是最基本的人權,希望他們不要忘記環保的重要,並給環保團體更多的支持。

松山信義區潘翰聲:我們會繼續努力下去

「謝天謝地,我們還會走下去!」透過中選會的網站,確定獲得松山信義區共1971張選票,台灣綠黨台北市議員候選人潘翰聲發表了這樣的感言。「我們還會走下去」,說明了這次的選戰結束,並不是終點。揮開落選的低落情緒,潘翰聲已經開始思考從這近2000人開始發酵,深耕與擴大支持其理念的選民。

9日當天,投完票的潘翰聲選擇在家陪伴家人,等待晚間的開票結果。原來客廳裡擺放一地的文宣宣傳品,這時才能稍做整理,恢復家中客廳的面貌。這裡就是潘翰聲的競選總部,沒有大型廣告看板、沒有四處飄揚的宣傳旗幟;不久前,他的競選單車隊「彩虹戰士單車騎兵隊」,從這裡出發,開始繞行台北市松山信義區的大街小巷,向地區的居民宣傳他提出的政見和理念。彩虹車隊在街上所得到的民眾支持和鼓勵,給予潘翰聲競選團隊很大的鼓舞,使得競選活動初期感受到較為冷淡的回應氣氛,在最後一週終於有了一些樂觀的希望。

談到主流媒體在最後一週大篇幅報導台灣綠黨的參選理念,潘翰聲說,是因為在部落格圈引起串聯的活動和聲勢,主流媒體才跟隨腳步,進而報導。在此之前,媒體對於他們發布的訊息,始終保持著距離。協助潘翰聲競選的二哥潘翰疆表示,主流媒體不重視小政黨候選人的參選政見,而原來關係較密切的環保記者又將選舉政見劃分為政治領域,不願報導,對缺乏資源和堅持不以消費來進行宣傳手段的台灣綠黨候選人來說,初期碰到的挫折的確不小。

遲來的網路串聯氛圍,和後續的媒體報導,確實帶來一絲振奮;然而,這股力量卻沒有為綠黨三位候選人帶來足夠的選票。是否台灣的選民對於環保的議題到了近乎冷漠、毫不關心的地步?潘翰聲認為,國外的綠黨已經存在20幾年,在國外,他們也是經過一番努力才步入議會。

他分析台灣的政治生態,台面上的政治人物,幾乎都是「專職」的,他們平時的工作即是拉攏權勢、募集資源,等到當選後,再將利益分送回給支持他們競選的人。而台灣綠黨之所以在參與政治選舉上,難以施展其力,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們平時皆是在各自領域努力做事的一般百姓,他們無法也不願像目前兩大黨派的候選人那樣,操縱這樣的手段獲得競選資源。

未來台灣綠黨該如何在這樣艱難的處境下,像德國的綠黨那樣,開始突破國會裡的第一席、更進而發展至組成聯合政府?身為台灣綠黨中執委的潘翰聲沒有確實的答案,但他說,「我們會繼續努力下去。」

選舉結果揭曉後,潘翰聲向過去幾個月來支持他的家人朋友、志工、選民和競選團隊道聲感謝,透過電話向一起站上火線的張聿文、張宏林打氣加油,顯然這次選戰雖已結束,對潘翰聲與台灣綠黨來說,才是繼續為台灣環境發聲的開始,他們本來就準備好要長期奮戰,不放棄透過參與政治的方式,敦促政府進步、捍衛台灣的環境。

北投士林區張聿文:藍綠夾縫中難突圍

12月9日的台北市議員選舉結果出爐,第一選區張聿文以1,918票,得票率0.72%落選。張聿文發表感言說:「感謝大家的支持,只是這場選戰是叫好不叫座,環境認同與文化認同,無法轉換成夠多的選票。在藍綠夾縫中,沒有任何的空間。」

張聿文出身於北投區林泉里眷村,投身文史工作多年,關心眷村文化保存與反纜車運動等事務,現任林泉里里長,也是北投反纜聯盟總幹事,與北投地區文史、社運團體有深厚的淵源。這次選戰中,張聿文主推「終結黑金纜車」,但實際選票開出來,顯示地方反纜車的活力並未實際轉換成支持的選票,9日當晚選票開出來的那一刻,張聿文難掩失望又難過之情,良久說不出話來,帶著難以敢置信的神情說:「票不應該這麼少,社運團體的能量都到哪裡去了?」

有里長選舉的基層支持和社運團體的能量做基礎,各大報對地方反纜車與張聿文競選訴求的報導也不少,但顯然這些並未轉換成選舉的果實。張聿文分析,民間社運團體的政治意識仍未能超脫藍綠的情勢,社運團體普遍並不認為為了成功達成運動目標,而非支持運動出身的參選人不可。

張聿文競選幹部柳婉玲也指出,以反纜車運動為例,反纜車運動多為在地人士參與,但他們仍將政治力冀望於和國民、民進兩大黨團的關係,並不認為張聿文當選與否和運動成功有關;甚至,藍綠陣營反過來綁架了地方運動的票源,「這次票開不出來,以後反纜車不要來找我們黨團了」,類似這樣的說法,讓選民面對兩大黨團強力的催票壓力,難以走出藍綠對決的框架。

張聿文也感到對一路走來的支持者感到抱歉,但仍將必須打起精神,迎接年底的里長選舉。他也慶幸自己並不孤獨,有張宏林,有潘翰聲,綠黨的朋友,和許多志工一起並肩作戰,希望或許不久的將來仍有幾位成就更大的願望,為環境做更多事。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